我如何搞定复旦大学自主招生面试
(毕业学校:上海中学;中学获得荣誉:上海中学小专家银奖、上海市“科技希望之星”、第二十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20
(毕业学校:上海中学;中学获得荣誉:上海中学小专家银奖、上海市“科技希望之星”、第二十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2005年上海市国际青少年科技博览会代表、另外还有5项专利申请获得授权;现读学校专业:复旦大学经管大类)
顺利通过了复旦大学的能力测试(笔试),高兴之余有些忐忑,我知道,接下来的面试关才是决定成功的关键所在。好在高中阶段因我参加研究性课题时接触过不少专家学者,课题评选时还曾经历过一个人面对十余名专家的轮番询问,大概不至于会心里发怵吧。
我认为面试是一次考查自己所学相关能力的“试金石”,既要把握机会,又不能把成败看得太重,即使失败,我想还拥有高考的机会啊,凭借自己的实力应该也能如愿考上复旦的。怀着平和的心态我开始准备我的面试,其实面试主要还是看平时的积累,我只是注意了解社会的热点问题:如今年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我着重了解一些“创新”的含义,还有构建和谐社会的相关报道情况以及与青少年生活相关的话题等。并自己设计了一些问题,整理一下答题思路,说真的,其实自己心里并没有底,只是想能发挥自己的水平就算达到了目的。自己还设想了一些遇到自己知识点以外问题的处理方案:是绕着问题走还是……最后给自己定下策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哪怕这个问题得分为零,至少说明自己是坦诚的,而且通过请教还可以得到相关知识,增加自己的知识积累。
面试的一天终于到了,因为我家与复旦相距较远,父母准备送我去面试,但我拒绝了,我想以平常心来对待这场意义非凡的考试。走到校园,看到比考生还多的家长团队,我不由为自己的“另类”感到自豪,因为我可以不用面对家长殷切的眼神和询问。经过一番耐心等候,轮到我上场了,一进考场,教授亲切的笑容仿佛给了我一颗“定心丸”,整个面试像是一个探讨问题的过程,我尽情挥洒着自己的逻辑思维与教授对话,丝毫没有拘束的感觉,往往是时间很快“溜走”还是意犹未尽。
面试中除了数学有一些具体题目(如果晕场了,教授还会给予提示),教授们一般都问的是一些社会问题和需要平时积累的话题,后来通过媒体得知甚至有一些问题没有明确答案,只是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而已。
75分钟的面试很快过去了,没有压力,感到的是兴奋和期待,75分钟里,我领略了学者的风采,充实了我的人生阅历,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话我又充实了自己的“知识库”。按捺不住冲动,面试后我没有马上回家,而是浏览了复旦大学的校景,感受着浓郁的人文、科学气息,憧憬着未来的大学生涯……直到晚自修时间逼近才恋恋不舍地踏上回上海中学的路途。公交车上,通过短消息告诉父母已完成面试,回校后我记载下了面试过程。
自主招生面试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当我接到预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这段回忆成为我的人生轨迹中美妙的痕迹。面试过去了,我又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如今我身在复旦大学的校园里,开始规划未来的人生。
附:复旦大学自主招生面试问答
历时75分钟,5位教授轮番面试,对于一些问题我做了一下整理,觉得还是很有意思的。最终我也拿到了预录取通知书,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省略号表示回答被教授打断)
由于是即兴临场发挥,有一些客观事实的细节方面可能会有错误。
问:根据你的材料我得知你拿过许多科技类的奖项,那你又为何选择文科?
答:我认为我之所以参加课题研究和发明创造,重视的是研究的过程,并不太在乎得奖的结果。因为在我看来,科学研究需要的是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自主创新的探索精神以及博采众长的团队合作精神,而这些品质无论在任何领域都是必不可少的。至于得奖和专利,我认为那是我钻研后的偶然,因为我们这个年龄的知识积累远远不能达到高精尖的水平,只是通过研究课题来培养比起成果更为珍贵的东西――逻辑、创新和合作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