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料 > 高考文综 > 模拟试题 > 文章正文

2012年高考文综地理之重要知识点解析十

时间:2012-02-09 15:03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2012年高考文综地理重要知识点之人口与环境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 原始型(高高很低)传统型(高较高较低)过渡型(高低高)现代型(三低)世界人口自然变化(2000年) 出生率(2.2%)、死亡率(0.9%)、自然增长率

2012年高考文综地理重要知识点之人口与环境

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 原始型(高高很低)传统型(高较高较低)过渡型(高低高)现代型(三低)

世界人口自然变化(2000年) 出生率(2.2%)、死亡率(0.9%)、自然增长率(1.4%)

中国人口自然变化(2001年) 出生率(1.34%)、死亡率(0.64%)、自然增长率(0.7%)

人口自然变化典型地区 欧洲的德国和匈牙利(负增长)、非洲(2.4%)、拉美

人口数量的变化 自然增长(出生率死亡率)、机械增长(人口迁移:迁入-迁出)

生育率 指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15-49岁)数之比

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 生育率(主要是社会环境因素)、死亡率(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人口数量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环境污染加剧(但不是主要原因)

环境人口容量 环境所能承载或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资源、科技、对外开放、文化、生活消费水平

环境人口合理容量 某地区最适宜人口的规模(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16亿(人口承载量),8-9亿(合理容量)

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环境因素 原生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地方病)次生环境因素(污染、食品、疾病)

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影响人们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因素)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迁出地(缓解人口压力,加强与外界的联系),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力)

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大迁移,使南方人口首次超过北方人口。

八十年代中期前人口净迁出地区 辽宁、山东、上海、四川

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 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到沿海和工矿区。务工和经商为主。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