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料 > 高考文综 > 模拟试题 > 文章正文

冲刺复习备考:2012高考地理答题要点(14)

时间:2012-01-05 17:01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2012年高考地理答题要点之问题地理专题1.农业问题①坡面开垦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坡度、植被覆盖率、降水强度、坡面岩性);②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垦、过牧、樵采荒漠化(降水较少,生态脆弱);③沼泽地开发破坏湿

2012年高考地理答题要点之问题地理专题

1.农业问题 ①坡面开垦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坡度、植被覆盖率、降水强度、坡面岩性);②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垦、过牧、樵采荒漠化(降水较少,生态脆弱);③沼泽地开发破坏湿地气候恶化(干旱)④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调节河流功能减弱气候干旱、洪涝多发;⑤蒸发量大的地区不合理灌溉(漫灌)次生盐碱化(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盐运动);⑥过度引水灌溉河流中下游和河口水文生态问题(河流水量减少,河流下游断流、河口三角洲萎缩,海岸线后退);内陆河湖水文生态问题(河流流量减少,湖泊萎缩甚至消失,河湖盐度升高,河湖区生态环境恶化);⑦农药化肥土壤板结、酸化、污染水源 2。工业问题

①废气:矿物燃料燃烧 CO2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矿物燃料燃烧 SO2、NOX酸雨;冰箱和空调大量使用致冷剂 氯氟烃破坏臭氧层 ②废水:污染水源、土壤、核电站排放大量热水 ③废渣:占用土地、污染水源和土壤、放射性污染 3。工程建设问题 ①地下水开采过量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地面下陷、沿海海水倒灌水质变坏

②水库:淹没农田城镇、文物景观;后靠移民导致环境人口容量不足水土流失;下游矿物质减少耕地肥力下降、渔业受影响;河口三角洲后退,海岸线后退(泥沙堆积减少、海浪侵蚀);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碱化;某些物种消失生态破坏;水库地震。

③道路建设(铁路、公路):破坏植被水土流失、荒漠化;阻断野生动物迁徙路线;环境污染 ④开矿: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地下水和土壤污染;海洋石油污染 4。旅游活动问题:

环境污染;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对背景环境的破坏;对文物古迹的破坏;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5。生态问题

(1)、水土流失问题

①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区、云贵高原、东北地区;② 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a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b地表植被稀少;c黄土土质疏松 ;人为原因:a植被的破坏;b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c开矿。③治理的措施:a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b植树造林;c小流域综合治理;d 增施有机肥,培育绿肥,秸杆还田; ④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

①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

②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a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b全球变暖,蒸发旺盛;c鼠害、

蝗害。人为原因:a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③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④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编辑推荐:

2012年高考宝鸡文理学院艺术类招生简章

专家指导之2012高考数学提高思维想象力

2012年高考文本阅读命题趋势与复习策略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