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复习之文综历史答题方法详解(3)
第二种答案:戊戌变法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康有为、梁启超在变法中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如果变法成功,中国将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所以戊戌变法名为变法,实为改变社会性质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变法没有发
第二种答案:戊戌变法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康有为、梁启超在变法中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如果变法成功,中国将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所以戊戌变法名为变法,实为改变社会性质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变法没有发动群众,仅仅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因而不彻底,也不会成功,最后戊戌变法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镇压而失败。因此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了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五)综合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年深化,历史问答题的设计无论内容和形式都呈现出复杂化,综合化的趋势,在一条问答题中往往不再局限于单一的题型。回顾上述我们所选取的典型题例就是很好的例证:叙述题中既简述、又要说明原因;分析题中的提示语也有三个指出、说明、分析;比较题中既要比较,又要分析。所以对于叙述题、论证题、分析题、比较题、评价题各自的解题技巧,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地运用到综合问答题的解答中。下面以最初提到的试题为例说明:
[典型题例]
概括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和各自特点,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并分析这一追求过程中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分析指导]
例题的第一小问概括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和各自特点,即为概述型题。例题的第二小问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就是通过比较求取共同点,属比较型题。例题的最后一问分析这一追求过程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属论述型题。整题是一道综合型问答题。
例题的中心词是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规定了作答的对象;提示词概括、指出、分析,规定了作答的方式;求答项主张、社会实践、特点、共同之处、影响,则限定了作答的内容。限定词在目标追求上和对中国近代历史则限定了答题范围。
在编写答案时要注意:一是瞻前顾后,把要叙述和评述的内容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进行编写,层次分明,使文理自然流畅。如本题可按提纲拟定的逻辑顺序进行作答。二是注意文字语言的运用,要使文字语言简明扼要、逻辑严谨、紧扣主题。三是要注意创新,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允许学生有自己见解的开放型试题增多。这就要求学生在解答试题时,注意提高在分析问题上的创新性。四是要根据分值或题目本身的内容要求,进行详略作答,分值高或内容多的要多答,反之则略答。
[答案要点]
注:为了简明便于观查,这里利用表格方式写出部分答案,实际答题时最好以自然段方式答出,展示文理连贯性和逻辑性。
(1)思想主张、社会实践及其特点: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