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料 > 高考文综 > 模拟试题 > 文章正文

2010高考历史冲刺阶段:复习要学会取舍

时间:2011-03-04 13:02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距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针对试题的命题趋势,考生在最后冲刺阶段应如何进行历史学科复习。今年历史学科考试不同于以往的旧教材,侧重在哪本书,哪个知识点上。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历史学科的考查更关注考生的能

距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针对试题的命题趋势,考生在最后冲刺阶段应如何进行历史学科复习。

今年历史学科考试不同于以往的旧教材,侧重在哪本书,哪个知识点上。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历史学科的考查更关注考生的能力,特别是史学能力的运用。一般我们出题时常说,出题的人离教材越来越远,这是在命题形式上,和表述内容上,但不脱离教材的地方在于依然以教材的史实为背景,为依托。

现行的历史教材为必修三本,选修三本。其中必修教材是按文明史的专题史教材进行的,包括政治专题、经济专题和文化专题三部分,教材是按专题编写的,并不是象通史那样按时间顺序安排的,很多考生会出现时空混乱的情况,而考试大纲是按通史的时间顺序重新整合的,因此建议考生按照考试大纲来复习。从考试大纲来看,除去科技与生活变化部分,大约可以划分为18个小专题,把这18个小专题在老师的帮助下形成知识线索,这样一方面可以突出主干知识点,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对史实的横向纵向联系。这样考生在考前18天每天处理一个专题,起码可以帮助考生明确教材的主干知识点。

考生在必修教材复习时要注意抓大放小。千万不要象复习旧版本教材那样把所有知识点死记硬背,现在的高考有适当的主干知识做基础就可以了。考生做到大事清楚,小事理解就足够应对考试了。

对于选修教材来说,知识点非常多切零散。根据新课改要求,选修教材应该是拔高的部分,在考查时也不是要求考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是要求考生理解某一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主干脉络,出题人会通过新史实、新情境去创造一个背景材料,由考生进行加工和发挥,因此,选修教材的复习也应注重抓大放小。

对于考试题型,选择题、材料解析以及选做题三种考试题型都是以材料为依托的,只是材料大小的区别。对于选择题部分,给广大考生四个词的建议。第一是完整,考生在读题干时一定要兼顾题目给出的所有信息点,做到提取信息的完整性。第二是准确,考生在面队四个选项时要考虑每个选项是否准确。第三是合理,现在的考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四个选项都是正确的,这时就是考察考生要运用史学能力来甄别,在题干设置的情境里,哪个选项是合理的。当考生做到以上三点时,就要考虑到题目的情境,比如,考试会出现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历史事件,但考题不会考大家都知道的知识,而会创造一个情境,由考生自己做导演,让考生把自己放在这个情境中,看考生会怎么做。

在37分的主观题中,从近年的高考来看,阅读文字量越来越大,从命题的角度来说,历史学就是史料学,就是要通过冗长的史料,其中包括答题需要的信息,也包括迷惑考生的信息,来考察考生能否读懂这段史料,能否理解其中的意思,能否找到材料的关键词。同时考生还要清楚题目的设问、限定,求答等一系列信息,当考生清楚这些后,还要按照材料形成自己的认识,当考生回答完所有问题后,答案应该是一篇有前后史实联系文章。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