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地理复习指导及考试方向预测
自然地理包括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四部分,是高三地理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在高中地理三大知识板块(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的
自然地理包括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四部分,是高三地理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在高中地理三大知识板块(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的复习中,同学们普遍认为自然地理是最难的。对文科生来说,自然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学习中的瓶颈,考试中失分的重灾区。如何优化复习过程,提高效率,提高地理思维能力和应试能力,是高三师生普遍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战略决策精确
1.研究高考地理试题,把握复习重点
研究历年真题,尤其是近三年高考题,有助于同学们准确把握高考命题趋势、锁定复习重点。建议同学们分专题总结近三年高考中出现的知识点,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这一专题在近三年高考各地试卷中知识点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整体性
海南(2008年):不同植被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的大小分析
重庆(2008年):自然带类型的判断
海南(2009年):自然带类型的判断
安徽(2010年):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表现
宁夏(2008年):纬度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
上海地理(2008年):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樱花开放时间的差异)
北京(2009年):某地区山地降水量的垂直变化、山地自然带的垂直变化规律
上海地理(2009年):地理环境的地域性差异(南美洲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全国新课标卷(2010年):据雪线分析地形分布特点、雪期与降雪量的成因差异、丘陵区融雪侵蚀严重的原因
福建(2010年):雪线高度变化趋势、成因
江苏(2010年):山地垂直带谱、山体位置判断
经过这样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①该专题往往以自然带为切入点,综合考查自然地理要素的非地带性分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山地垂直地带性规律(不同山脉或同一山脉的不同坡向自然带数量、基带,同一自然带在山体不同坡向的高度、雪线高度等)
②相比较而言,差异性比整体性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更高。复习时可将差异性作为本专题的重点。
③整体性会以热点作为背景,厄尔尼诺、拉尼娜等气候异常事件,以及大型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等都可成为命题切入点。
2.考纲是高考复习的纲领和指南
在复习过程中应该注意:①明确考纲对知识范围的要求;②明确考纲对能力方面的要求;③明确近几年考纲的变化;④仔细研读考纲中的试题范例。
复习过程科学
1.夯实双基,形成自然地理知识的骨架
(1)夯实双基
高考以能力立意,但能力源于知识,虽然高考考查的知识点只是全部知识点的一部分,这有限的内容仅仅是对学科内容的抽取,但这种抽取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且每年高考试题都是变化的、求新的、不可准确预测的。因此地理备考要夯实基础。
在夯实基础的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要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可将复习方式由结论性知识的获取转移到对知识形成的分析上来,以学习过程的探究性达到学习成果的前瞻性,培养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一是分析知识形成的情境,情境材料有文字,也有各种图表等,同学们可通过分析各种情境材料推导出结论,从而自己发现知识,如观察分析图表,据图明理,统计分析地理数据,以数说理,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鲜明、准确而深刻的知识。(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