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家长必读 > 亲子沟通 > 文章正文

当心!“童年恐慌”扭曲孩子心理

时间:2011-10-20 15:05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快乐的童年=不幸福的成年,时下,在教育孩子中执此冷漠观念的家长不在少数。由于家长期望过高以及学习心理压力过大,我国半数以上的

:快乐的童年=不幸福的成年,时下,在教育孩子中执此冷漠观念的家长不在少数。由于家长期望过高以及学习心理压力过大,我国半数以上的中小学生长期学习超时、睡眠不足,为了所谓幸福的成年,相当多的孩子被剥夺了快乐的童年。

不仅如此,童年恐慌现象也在孩子中蔓延,导致青少年心理问题加剧。

什么是童年恐慌?为什么会产生童年恐慌?怎样才能解放出来?近日,青少年教育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对此做出了解释。

童年恐慌现象愈演愈烈

说起童年恐慌,孙云晓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宁夏银川市13岁的小学毕业生秀秀(化名)在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参加结业典礼的那一天选择了离开人世。在给父母的遗书中,秀秀写道:我是个差生,我死了可以帮您节约10万元。

童年恐慌是指儿童因面临巨大压力不能理解也不能承受所导致的一种较强烈较持久的焦虑心态。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与学习有关的压力是他们面临的最主要压力,巨大的学习压力扭曲了儿童的学业动机和人格发展,导致儿童认知需要缺乏,竞争需要强烈,人际关系不良,使儿童失去快乐。对于应对能力不足的儿童来说,沉重的学业和发展压力容易使他们对未来产生不可预知的疑惑和恐惧,致使厌恶学习、厌恶生活,甚至采用极端手段来逃避压力,这一现象被称为童年恐慌。秀秀就是处在童年恐慌中的孩子。

令人不安的是,童年恐慌现象正有愈演愈烈之势。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相当多的儿童因学习压力大而心情不好(76.2%)、郁闷(55.4%)和烦躁(54.2%),部分儿童因此睡不着(38.2%)、不想学习(25.1%)、自卑(24.5%),还有少数儿童甚至因此对生活绝望(9.1%)。

调查还表明,升学考试激烈(66.9%)、考不上好大学(41.2%)、学习压力大(38.2%)、找不到好工作(37.4%)、学费高(30.0%)是中小学生认为他们未来生活将会面临的主要困难。

童年恐慌还扭曲着孩子们的生活。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人的学习过程中,不同学习目的所产生的效果也是不同的。以学习知识本身为目的的认知需要,是最稳定、最持久的内在需要,而把学习作为竞争的手段从而提高自己在群体中地位的竞争求胜需要,是最消极、最扭曲的学习需要。

为什么会产生童年恐慌

不能上重点小学就不能上重点中学,不能上重点中学就不能上重点大学,以后就找不到好工作这个被家长和学校看来合情合理的要求,却会让儿童对未来产生恐惧心理。

孙云晓说: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很多父母给孩子的目标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91.7%的父母希望孩子获得大专以上学历,其中54.9%以上的父母希望孩子读到博士学位。但大学扩招至今,高校入学率也只在20%左右,能获得博士学位的更是少之又少。调查数据还显示,83.6%的中学生父母要求孩子考试成绩要在前15名。父母对儿童的学历期待和学习成绩要求与现实可能性严重脱节,如此高的期望和要求,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也是绝对不可实现的,因此很多儿童成了(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