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的调查问卷--高考前且听孩子心里话(图)
时间:2010-02-02 14:50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次
家长的唠叨让考生心慌意乱 考生心里话一:高考即将来临,父母都希望我考上一本。其实我也很努力地向这个目标奋斗,但有时无论是在餐
家长的唠叨让考生心慌意乱
考生心里话一:高考即将来临,父母都希望我考上一本。其实我也很努力地向这个目标奋斗,但有时无论是在餐桌上还是在上学的路上,父母总会提及到高考这个话题。或说某某一摸考了500多分,某某某在班上学习多好这类话,听后总觉得心里很烦。到了周末,做了一下午的题,想在吃饭前看一会电视轻松一下,父母却又开始说,你们老师不是说不让你们看电视吗?还有妈妈老让我吃这吃那,说对身体有好处,可是真的很难吃,为了这个还常常和妈妈闹矛盾。有几次生病很难受,很想在家休息一下,父母又说你旷了一天课,会不会对成绩有影响,你一定要补回来等等。有时候坐在家里学习心里很烦,很想站起身调整一下状态,爸爸又会说:“你学习的时候怎么静不下心来!”唉! 考生心里话二试后家长只会问我:“考得好不好?”我说:“不好哎!”家长又会问:“上500分没得?你咋那么憨?”我想:父母你们没经历过高考,所以不知道其中的辛酸。其实,没有唠叨的声音我们一样能感受到你们的关爱,不要用以前的目光看我,要看见我的改变,给我一点儿鼓励好吗?这样我才更有动力。 范向阳教授:面对心理压力已经很大的考生,家长一定要给予适当的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唠叨虽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但是关心也要讲究方法。现在的考生心理就像倾斜在桥边的车子,已经摇摇欲坠,可能你再在上面加一根稻草都会使其坠毁。这个时候不妨给孩子一个比较宽松的学习环境,尽量少提关于高考的话题,同时要多向孩子传达这样一个信息:不管你考的结果怎么样,你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家庭永远是你避风的港湾。让孩子树立一种即使考不好自己也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会被父母和社会抛弃的信心。这样能有效地缓解考生的压力,从而使他们在复习中效率更高,在考场上正常发挥。 高考只是一个学习过程,而对于家长来说,孩子健康成长拥有美好的未来是最重要的,而健康的表现最主要的不应该是考没考上大学,而是拥有健康的人格和面对未来的信心,人格不健康考上大学,就算是读到博士也只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对于孩子在学习上的想法,家长要表示理解,可以给予适当的辅助,但是不要随便帮助孩子做选择,这样很容易使孩子产生厌烦心理,影响学习。对于孩子平常安排的休息或学习,家长应少说为佳,以平常的心态来激励孩子好好学习。对待孩子的生活,可以稍微注意,但也不要过分,因为天天大鱼大肉,虽然表面上对孩子有益,但孩子无形中会认为父母对高考给予了太多关注,给他带来更大的压力。 面对高考不要轻言放弃 考生心里话一:不想上课,以前认为上课是很享受的事情,但是现在一提到上课心里就很烦。在大人心里只有考起了大学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全国有这么多人要去挤这座独木桥,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在大人的引导下去过这座独木桥?为什么非要考大学呢?想到高考心里就很烦。有时虽然坐在桌子面前,但是根本都不想看书,只要一拿着书,心里就特烦,想找人发泄,想骂人,想打人我想安安心心睡到天昏地暗,我想哭,压力好大啊! 考生心里话二:我想走自己的路!大学不是唯一的出路,自己的特长不是死读书!我想玩游戏,学游戏,做游戏!对动漫、对游戏的喜爱,这是错误吗?大人们把我想得太简单、太幼稚,有前途就要考大学?陈天桥就是靠网络起家,成了杰出的企业家,陈天桥的盛大、李彦红的百度不都是网络界的骄子吗?比尔盖茨不也是弃学从事电脑吗?现在成了世界首富!我也想走自己的路,不想受考试的束缚! 范向阳教授:部分面临高考的学生有强烈的厌学情绪,一方面是因为强大的外界及自身压力已经变为了阻力,另外一方面是因为高考的考试形式决定的,高考一般是对高中一些基础知识的考察,一些基本的公式、常用的语法被经常重复练习,使考生产生了厌烦的心理。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相关专题:北大中学校长推荐制利弊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