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学会开启孩子“心锁”
浙江在线04月24日讯镇海中学阳光行动小组通过网络和现场访谈等方法,对宁波、温州、台州、丽水四市共131名重点高中学生的父母和344
浙江在线04月24日讯镇海中学阳光行动小组通过网络和现场访谈等方法,对宁波、温州、台州、丽水四市共131名重点高中学生的父母和344名重点高中学生进行了调查(以问卷调查方式为主),试图了解并破解身边的亲子关系问题。这一调查结果昨天出炉,结果显示:虽然孩子学习最令父母忧心,但是孩子最不愿意和父母谈学习,半数多孩子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
半数多孩子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
调查发现,尽管有长达十六七年的共同生活经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了解却都很有限和不够深刻。比如在问到父母是否知道孩子最要好的朋友时,38.2%的父母表示不知道。而在问孩子是否知道父母最爱吃的菜时,有34.6%的孩子表示不知道。在描述对孩子的优点时,只有61.8%的父母能写出三项以上,而请孩子描述父母的优点时,平均只有39.8%的孩子写出了两项。在与孩子之间,你最苦恼的事情是什么的问题上,33.6%的父母选择了不了解也不知道如何了解孩子,而在与父母之间,你最苦恼的事情是什么的问题上,57.3%的孩子选择了父母不理解自己。
孩子最不愿意和父母谈学习
在关于子女有哪些令你难以接受的言行的问题上,67.9%的父母选择了学习问题(学习不努力或学习习惯不好),其次是生活习惯不好(43.5%)、对长辈不够尊敬(46.6%)、对父母不够体谅(38.2%)、太过自我中心(36.6%)、花钱大手大脚或不懂节省(33.6%)和文明礼貌欠缺(29.0%)等。但当问及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时,父母将身体健康和人格健全、品行良好列在最前面,其次是学习优秀,并获取高学历;过得快乐;能够自食其力;对人类或国家、社会的发展有贡献;工作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关心自然和社会和有突出的特长等。
调查中发现,有八成以上的父母表示经常和孩子交流,但只有六成的孩子表示会主动和父母交流。其中,三分之一多的孩子不愿主动与父母交流的原因,跟亲子沟通的功利化和表层化有关。所谓功利化是指父母在众多交流话题中,最愿意与孩子探讨的问题是学习,而孩子最不愿意和父母谈的话题就是学习,在双方沟通意愿不一致的情况下,父母还总是想方设法地将话题转移到学习上,更易引起孩子的反感。所谓表层化,是指父母和孩子最常交流的话题多停留在学习、身体健康、生活起居等比较浅层的问题上,而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心理状况、理想前途等却较少涉及。
关键时刻孩子最信赖父母
青春期后,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与父母之间将逐渐疏离,在很多问题(如过生日请客、诉说心事等)上,孩子更愿意选择同龄伙伴。比如,在对有心事时,最喜欢讲给谁听的问题上,64.0%的孩子选择了同学或好友;相比之下,只有19.2%的孩子选择了父母;在过生日的问题上,56.7%的孩子希望与同学或好友一起过,相对只有25.0%的孩子选择与父母一起过。但当问到在面临重大抉择(如文理分科、升学择业)时,最想与谁商讨的问题时,父母排在了首位,56.7%的同学首选自己的父母。可见,孩子在某些情形下,没有选择父母陪伴或支持,并非出于对父母的不信赖。
家长要学会开启孩子心锁
调查报告分析认为,青春期的孩子身心发展都在经历着急剧的变化,并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心理上的成人感和半成熟状态之间的矛盾,即自己认为的心理发展水平与现实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而这一人生必经的矛盾往往容易引起亲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因此,父母了解孩子的心理是拉进亲子距离、改善亲子沟通的关键所在。同时,学校在促进亲子关系方面也可以有所作为,并借助和谐的亲子关系促进孩子的成长。
基于此,镇海中学近日专门组织了心理健康教育周,以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为主题,帮助孩子理解父母养育的苦心,如通过亲子书信的形式,增进亲子沟通与交流;向学生及其父母征集若干心里话或祝福,并进行展览,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利用心理课、校本课等,组织学生观看亲子影片《和你在一起》和《怪诞星期五》等,使学生更了解父母,让家长更了解孩子的心。(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