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家长必读 > 家长指导 > 文章正文

理性反思“砸锅卖铁上大学”

时间:2011-01-08 13:03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日前,湖北省教育厅统计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湖北省约有2.6万学生放弃高考。弃考学生中,除了少数参军、出国留学外,大部分都是农村孩

日前,湖北省教育厅统计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湖北省约有2.6万学生放弃高考。弃考学生中,除了少数参军、出国留学外,大部分都是农村孩子。此前,3月份爆出重庆上万名应届高三学生放弃高考的消息,一时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上大学、跳农门一直是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捷径。现在,重庆、湖北等地,成千上万农村高中生放弃高考,这些学生和他们的家长难道都不再相信读书能够改变命运了吗?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上大学成本居高不下的双重冲击下,不少已然步入大学校园的农村学子,对上大学产生了想说爱你不容易的苦涩;而一些农村家长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大学的热情开始减退。这种尴尬逆转的背后,有多少意味深长的因素值得人们关注与深思?

那么,一个普通农家孩子上大学,要消耗掉多少家庭财富呢?一年学费加生活费普遍在万元以上,这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的农村家庭而言,负担之重不言而喻。

不可否认,近年来农村孩子上大学需要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而毕业后的期望收益则变得越来越小,这就导致一些农村家长和学子产生上大学究竟值不值 的困惑。有报道说,在苏北农村,一个大学生4年的花费,相当于一个农民近10年的纯收入。而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基本工资却呈现走低之势,大学生月薪600 元起步,硕士生月薪1000元开价现象比比皆是,甚至出现零薪酬就业等极端现象。而现实生活中社会关系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至关重要,就业就是比爹现象,使得缺乏人脉关系的农村学生求职变得更加不易。而城市生活成本与日俱增,尤其是居高不下的房价,让许多跻身于都市的学子一开始就透支自己半生的血汗钱,这使得农村大学生在城市立足越来越难。

昂贵的求学成本、毕业了也不意味着就能获得一份好工作,这份沉重与无奈引出了一个尖锐的疑问:农村家庭砸锅卖铁供孩子上大学,究竟值不值?尽管多数农家子弟从小就被灌输了不上学就没有出息的思想,坚信只有靠读书才能真正改变命运,但在社会多元化和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今天,许多农家子弟并没有靠上大学这条捷径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譬如,很多农家子弟靠出外经商打工都发财了,比考上大学的还要强。而不少大学生毕业了还是像没上大学的人一样找事做,上大学与不上大学的差距正在缩小。由于上学贵就业难,如今上大学在一些农村不再是很有面子的事。有的农家子弟大学毕业进城后,不仅不能给家庭带来经济收益,还要向家里伸手要钱买房子,更给败家子的说法提供了事实依据。

  农村家庭倾囊而出供孩子上大学,究竟值不值?对此,不同视角、不同经济和文化背景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但在上学贵和就业难的现实压力下,农村学生的教育投入与产出之比,至少在毕业后的初期是失衡的。

近年来,大学收费居高不下,压力最大的就是农村普通家庭。而农村家庭对高等教育的购买力向来不如城市家庭。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在酝酿高校收费改革时,首先应看看占中国大多数的农村家庭的实际承受能力,使收费改革尽可能地与多数百姓承受能力接轨;其次,要反思现行高教体制的不足。现在不少学子虽手握一张大学文凭,但所学专业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与社会需求、市场需求相距甚远。因此,今后高校应在调整专业设置、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上下功夫,使包括农村学生在内的所有毕业生走出校门的时候,都能具备足够的就业竞争能力,使农村父母的血汗钱花得物有所值。

当然,对目前上学贵就业难产生的新读书无用论,农村家长和孩子切莫仅仅因为眼前的就业难而放弃上大学的机会。而应该把眼光放远点。毕竟眼前的就业寒冬只会是暂时,而孩子们学习的黄金期却是一去不复返的。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新闻排行更多

热门院校推荐更多

求学关注更多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