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录取十类招生骗术专家教你拆招
北京高招录取工作将于7月6日开始,考生、家长近来是否遇见了自吹“和招生办领导关系特好”的人?收到了“花钱就能上大学”的短信?……这
北京高招录取工作将于7月6日开始,考生、家长近来是否遇见了自吹“和招生办领导关系特好”的人?收到了“花钱就能上大学”的短信?……这些招生名目,很可能就是陷阱。北京警方及有关院校招办负责人提醒,考生和家长要谨防十类招生骗术。
骗术一 夸口有特殊渠道
现象:不法分子通常把自己“装扮”成某高校的招生负责人、工作人员,或吹嘘自己神通广大,与高校领导有“特殊关系”,可“打通关系”弄到高校招生的内部指标等。
拆招:北京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韩经说,国家严格控制各省招生计划,省级招办按规定公布招生计划,所有录取均按程序进行,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高招实现网上远程录取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电脑程序自动按考生志愿,根据分数由高往低排序,并按各高校招生章程规定的投档比例向高校传送电子档案。不够投档线的考生,电子档案不可能传给学校。
骗术二 交钱就可上军校
现象:往年,一些不法分子冒充军队机关或军队招生部门、军队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有的假冒军校领导、军队干部,吹嘘有“内部招生指标”、“计划外招生指标”;更有甚者,伪造各种公文,诱骗考生和家长。
拆招:军校招生与其他地方高校招生一样,有着十分严格的程序和规定。军校招生没有计划外名额,军队和武警部队不允许任何个人私自携带招生公文,招生过程不存在向考生或家长展示公文这一环节,也不会委托中介或个人招生。军校招生都在提前批次录取,不存在补录,如果提前批次录取结束后,还有人或机构以军校名义招生,一定是骗局。
骗术三 混淆不同办学类型
现象:骗子故意混淆普通高考招生与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网络教育的不同招生类型,拿自考助学班、网络教育班的入学通知书蒙骗考生及家长。
拆招:《招生章程》注明了招生学校的校址、办学层次、办学类型、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等重要信息,考生只要详细查阅,就能避免上述混淆概念的欺骗手段。
骗术四 利用“小道消息”骗钱
现象:不法分子通过录取情况查询功能了解录取名单,把正常投档录取说成是自己找关系和朋友花钱疏通关系录取,以此向家长索取钱财。
拆招:考生一旦被自己报考的院校录取,一定要通过网络查询等方式鉴别真假。考生要按权威部门公布的录取分数线,了解自己的分数属于哪个录取批次。同时,考生可到填报志愿的院校查询自己是否被录取,不要轻信他人的“小道消息”。
骗术五 出售招生指标
现象:在互联网上设立虚假招生网站,声称可代办入学取得正规学籍和文凭。利用手机短信,向考生或家长发送“出售招生指标”等虚假信息。
拆招:国家对于各地招生计划有严格控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考试院严格按规定公布招生计划,任何个人声称手中有招生计划和名额都是无稽之谈。如有疑问,考生可咨询当地招办或录取院校。
骗术六 利用“特长生”名义诈骗
现象:在高招录取过程中,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特长生”身份以加分为诱饵,声称自己能够通过特殊关系将考生以“特长生”的名义“办进”高校。有的以提供“特长生资格证书”的名义骗取钱财,当家长交完钱拿到所谓的“特长生资格证书”时,发现其当初的承诺都是假的。
拆招:高考录取分数线严格限定了考生能否被录取,高考成绩差1分都会与大学失之交臂,而相关部门对高考特长生的加分也有明确规定。对于特殊类型招生,教育部建立了完善的信息管理和公示平台,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gaokao.chsi.com.cn)或相关高校招生网查询自己是否具备加分资格,防止上当受骗。未经公示考生不具备相关加分资格。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