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经验交流 > 专家讲座 > 文章正文

高考化学北京卷探究性问题增加(3)

时间:2012-06-14 01:01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C,弱碱和氯盐的反应,这个没有问题。 第四个,湿润的红纸条,如果我们想到氯气的漂白性,我们又看到湿润这两个字了,我们看到湿润的红纸条,结合氯气,将纸条漂白,这个没有什么问题,连着两道题选A,很多同学们心

  C,弱碱和氯盐的反应,这个没有问题。

  第四个,湿润的红纸条,如果我们想到氯气的漂白性,我们又看到湿润这两个字了,我们看到湿润的红纸条,结合氯气,将纸条漂白,这个没有什么问题,连着两道题选A,很多同学们心里有些发慌,其实大家要相信自己学到的知识这才是关键。

  还有两道题目,我们先看第11题,是我们之前预测的考察有机的选择题。

  这道题目明显考察的是有机物的性质,首先先看第一个,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点、沸点,这个题有问题的,很多同学盯着“恒定”两个字,什么物质有恒定的熔点、沸点,首先一点它是晶体,另外纯净物才有,这时候天然植物油,像石蜡这种物质,我们知道它是非晶体,它并没有稳定的温度,它是在一定区间之内它会溶解。

  我们在初中时候可能我们学过那么一个图,学物理时候学过,一个叫海波的晶体,海波的图象是这样的,中间熔化的时候有一个平台,我们把这个平台叫做晶体的向变温度,这个由固态到液态的叫做熔点。

  比如初中时候学过的石蜡,这个石蜡熔化并没有稳定温度,它叫做熔区,因为它是一种非晶体。

  第二个,恒定的熔、沸点应该也是纯净物所具有的特征,天然植物油是否是纯净物呢,未知。第二个,天然植物油是不是晶体状的?未知,所以我们经过上述分析得知A选项是错误的。

  第三个,麦芽糖与蔗糖,这个麦芽糖是个很经典的物质,是还原性糖,蔗糖是还原性糖?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不能说水解产物具有葡萄糖就具有还原型二糖,还原型二糖就一个,麦芽糖。

  第四个,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我在去年录节目的时候好像就说过这题。那么我们可以看到甘氨酸和丙氨酸,咱就举个例子,如果它形成二肽的话,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两种不同缩合的方式,不管怎么说,它们水解的产物是谁?一个甘氨酸,一个丙氨酸,其实它们水解产物是一致的,因此这个题是把之前北京高考题做了变形,重新呈现给大家。

  我们排除了以上三个之后,我们就可以选择第四个,乙醛、氯乙烯和乙二醇均可作为合成聚合物的单体。乙醛它也经常可以作为形成聚合物的单体,所以我们去看一看我五一串讲的笔记,所以这道题也算是命中一个考点,这个考点还算是比较偏,所以只要上过新东方课的同学得出D选项不是很难。

  接下来第12题我不读了,各位网友可以看一下,下面我们看到这几个字,人工的光合作用,我们在生物当中才强调光合作用,植物利用太阳能,吸收二氧化碳,合成一些有机物。

  看第一个,该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我们看到光合作用这四个字,其实这个很明确了,光合作用不就是植物所干的事情吗?植物所做的事情就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所以A选项没有太大问题,接下来看看其它选项,就是彻底考察电池本身,一直在上新东方课的同学肯定会激动,说这道题肯定选C,为什么?催化剂a附近酸性减弱。我们看看,电子给你了,左边是负极,右面是正极,跟阴阳没有关系,因为这是一种电池原理。

  我们下面给大家口诀的就是电池正极负极的口诀,叫做“正增负减,阴盛阳衰”。什么叫PH增加呢?催化剂a附近,PH减小是酸性增强,这个应该是酸性减弱,正增的意思就是酸性减弱,这道题答案就是C,一个口诀就可以将这道题做出来,我们还可以更细地讲出来。

  我们看一下第12道题,第12道题是人工光合作用,我们看到光合作用这四个字,很多同学就崩溃了,这不是生物吗?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什么?就是用太阳能变成化学能,人工光合作用显然是对这个过程的模拟,因此A选项是没错的,不管是人工还是植物做的都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接下来怎么处理呢?剩下三个选项明显都跟电池有关,首先拿到一个电池之后,我们首先判断正负极,像这个电子给出了,左边是负极,右边是正极,知道这个之后我们应该如何解题?这道题我们应该把总反应方程式写出,反应物有二氧化碳和水,很多人写总反应,写了半天写不全,但是后来一看到B选项可能有一定提示,有氧气生成。(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DNF外挂  DNF连发程序下载  DNF双开工具下载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