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点评:我们的作文究竟出了什么问题(2)
(三)童趣清新的质朴语言 奶奶那个时候养了几只羊,都拴在小路边的竹林里。我和姐姐一直都在用心照料它们,所以我们跟羊的感情特别好。当羊饿了的时候,我们就给羊挖现成的竹笋吃。可羊偏偏就爱捣乱。我们挖的时候,
(三)童趣清新的质朴语言
奶奶那个时候养了几只羊,都拴在小路边的竹林里。我和姐姐一直都在用心照料它们,所以我们跟羊的感情特别好。当羊饿了的时候,我们就给羊挖现成的竹笋吃。可羊偏偏就爱捣乱。我们挖的时候,它们总会出其不意地在你的身后撞你一下,让你摔个大马趴。然后,它们便“咩咩咩”地叫着,轻快地跑开了,活像一群幸灾乐祸的小孩子扮着鬼脸哈哈大笑……
在玉米地里捉迷藏真是一个技术活儿。一不小心碰到玉米秆子上,玉米叶发出的声响就会泄密。不过,好玩是好玩,玩了之后可就痛苦了。因为玉米叶上有很多毛,惹得人浑身发痒。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玩得不亦乐乎。今天痒了,明天就忘了,我们都保持着儿童最美好的天性。
肖凡同学的文字充满童趣,不着雕饰,自然流淌,虽然简单,却是最真的表达。没有真切的体验,想必就会矫情万分。由此看来,“真”是表达的根本。
(四)精雕细刻的华美语言
碎石散落,风尘零落。几抹淡淡的烟沙在黄色土路的映衬下,飘摇消散。总有几朵花、几丛草,在小路的两侧,相互守望般地静立。在这些花草上,总有一层淡淡的尘土。这些尘土,是被小路渲染出来的,随意地泼墨在四周。黄昏时,天空中飘落蒙蒙细雨,每当有人撑起一把小纸伞,缓缓地在小路上走过时,原本萧瑟的风中,就会泛出一种中国式的旋律。雨声,是一种圆音,飘摇在风中。碎石碰撞所奏出的声音,是一种沙哑的,如丝竹在风沙中吹响。那些花草向着清冽如泉的天空一角仰望,在雨水的交响中摇曳。这条小路,凄美而婉转。
一条最普通的中国乡村式碎石小路,在陈昊英同学的眼里别有韵味。这种韵味是她精心雕刻的结果,字里行间晕染出国画的风味。华美的语言具有强大的魔力,读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知道,月光下那方唯美如画的荷塘其实就是一块烂泥塘。可见,华美是有内容的雕饰,而不是无病呻吟的渲染。
(五)成熟老到的文白语言
韶华回首,学堂依旧。早春三月,众花生姿,群莺起飞。驻足于路之尽头,喟然长叹:彼时吾以此为乐,而今桃红又是一年春。可谓花红依旧,人已怅然。
仰躺于如茵草坪,童稚幼儿嬉戏声清晰入耳,唤醒记忆。花台草丛处,曾与玩伴憨笑追逐;小路旁如茵处,曾与父亲鏖战三场;婆娑树影下,曾与画友细弄丹青;斑驳长椅上,读书声余韵绕梁。童年记忆涌于心头,欣喜之外,尽是怀念。
文白夹杂的文字融合古典与现代之风,颇能吸引眼球。但这样文字需要有良好的古文底子,否则“画虎不成反类犬”。苏致雅同学被她的语文老师王君称之为“小魔女”,字里行间少不了她的顽劣与洒脱,这类文字仿佛是为她量身定做。
(六)雄壮激烈的深情语言
你听见了吗?那东方的天空燃放礼花的声音。是你盛世龙吟,风雨辉煌的记忆。
你听见了吗?那密集的如同雷声般的鼓点。是你傲然长歌,横亘千年的历史。
你看见了吗?那绵延滚滚的长江黄河中的击石浪涛,是你江山如画的辉煌。
你看见了吗?那飘扬在空中绚烂了九天的五星红旗,是你壮丽绝美的昂扬。
歌咏盛世、抒发豪气非雄壮激烈的语言不可,此类语言以飞瀑般的力量从云端飞流直下,铺排渲染,给人强烈的震撼。华雨薇同学运用了反问、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深情从心底喷薄而出,加强了表达效果。
(七)客观分析的冷静语言
现在我耳边还回响着老师的叮咛:“作文一定要写主旋律,围绕主题,不要写非主流……”想想现在这种“规矩”教育下,孩子们如同机器一样。的确,这样能写好文章,但文章里的那种活力、真实的血液已经在这种教育下流失殆尽了。
曾经有人总结道:“你上小学写作文一定写过以下几条‘低头一看,胸前在风中飘荡的红领巾更加鲜艳了’‘在强烈的阳光下,他的身影更加高大了’……”这些不就是对这种写作固定模式的强烈讽刺吗?(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