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经验交流 > 专家讲座 > 文章正文

逐一解析: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高考题目

时间:2011-06-23 16:13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一年一度的高考(微博)已经结束,每到这个时候,分析高考试题特点,判断来年试题走向,确定新高三的复习重点,俨然成为每位老师和学生的必修课。  今年的高考题,不出意外,仍旧有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题目,或立

  一年一度的高考(微博)已经结束,每到这个时候,分析高考试题特点,判断来年试题走向,确定新高三的复习重点,俨然成为每位老师和学生的必修课。

  今年的高考题,不出意外,仍旧有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题目,或立意新颖,或考点别出心裁,或预示未来考试动向。让我们听听专业老师的分析和解读。

  开放性试题没有标准答案

  瞿化鸣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11年上海高考语文卷第一篇现代文《家园城市》是社科类说明文,延续了上海试卷一贯选用文化说明文作为阅读材料的思路。试卷第6题(2010年上海世博会多方面体现了“家园城市”的要素,试举一例加以阐述)的设计有亮点,试题的设计遵照“考试手册”(俗称“考纲”)的基本要求,延续了命题充分体现了二期教改中“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这一做法,考察考生的综合素养。这就提醒一线教师加强课外文本、社会生活与课堂教学的联系,改变教师埋头教“死书”,学生埋头读“死书”的现象。

  这种题型近几年来在上海高考试卷中不曾出现。从题型上看,是完全开放性的试题,不可能有“标准答案”,考生可以有较大的发挥余地。开放性体现在思维的多向性,答案的多元化,评卷的多维度。

  从答题内容上看,选文内容涉及当前我国的城市建设、发展问题,其境界高、视野阔、气魄大,有启发意味,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和人生。试题所问的问题是上海近期发生的具有国际影响的大事,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阅历,考生感到亲切有话可说。

  从考试维度上看,试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主旨的分析理解及对社会热点、现实生活焦点的关注,又考查学生如何联系实际进行阐发。考查的能力层级较高,需要考生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历史底蕴、思想底蕴。

  从答题技术上看,首先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主旨,尤其理解文本中“家园城市”的内容含义及其要素。其次搜索头脑中关于“科学发展观”、上海世博会的知识积累,比如,上海城市的发展方向、性质定位,现代化城市的转型,上海世博会会址的选择,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的理念“和谐发展”——“和谐城市”、“和谐社会”、“和谐家园”,即人和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和谐,多元文化的共存共荣,城市经济的低碳绿色,社会的稳定祥和……第三,试题开放,不等于没有约束和限制而想当然,而是开放性与限制性的统一,必须仔细审题,抓住“上海世博会”、“‘家园城市’的要素”、“一例”、“阐述”等关键词。第四,答题方向上,该题是一道举例印证文本题。这种题型通常是给出结论,要求考生从文本外举一个例子,对原文的观点进行分析阐述,来印证结论的正确性,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具体步骤可概括为:

  一,准确全面地把握原文的观点(有时需要自己提炼),比如文本涉及的“家园城市”的要素有:“家园城市必须具有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一个家园城市,应该做到布局合理,恰当处理建筑的虚与实之间的关系”、“家园城市不可缺少城市传统,而拥有传统的城市才能让居住者有认同感、归属感,才是美好的家园”、“把自然和城市巧妙地结合起来,才能满足城市居民对大自然的审美需求”、“城市的各种线条、块面、色彩,以及绘画、雕塑、园艺乃至城市整体的节奏韵律等,可以让城市本身成为一个巨大的审美对象”。

  二,举例子,例子必须明确具体(按题目要求),与原文观点一致,比如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会址的选择、展馆的定位,不可以笼统讲上海世博会如何如何。

  三,举例以后要运用原文中的观点,对例子进行简要分析说明。

  最后还要注意语言通顺,结构层次清楚,做到有观点有例子有分析有结论,中心明确,要点齐全。

  【参考答案】世博会会址选择在黄浦江两岸。黄浦江上蓝天白云,清风徐来,绿波荡漾,让人们在城市生活中能够享受大自然,体现了家园城市满足居民对大自然审美的深层需求这一要素。(其他如世博会主题等。举例2分;阐述3分)(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