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经验交流 > 专家讲座 > 文章正文

2011北京高考作文题解析:扣题很重要

时间:2011-06-14 16:56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今年是北京全面推行新课改以来的第二次高考(微博)。高考作文题目被逐一揭晓后,立刻引发了社会各方的热烈讨论。学而思名师、学而思语文学科负责人刘纯老师在第一时间对北京高考作文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  

  今年是北京全面推行新课改以来的第二次高考(微博)。高考作文题目被逐一揭晓后,立刻引发了社会各方的热烈讨论。学而思名师、学而思语文学科负责人刘纯老师在第一时间对北京高考作文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

  主持人: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学而思高中语文老师刘纯。就在三个半小时以前,全国各地高考的作文题目已经陆续发布了,现在我将用十到十五分钟的时间给各位详细解析一下各位考生最为关心的北京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目。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题目的命题背景,我将分两个背景来说。第一的叫做命题形式,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对于高考语文作文题来说应该有四种命题形式,分别叫做命题、半命题,新材料和话题。其中话题从2002年开始如果算上今年已经算上的话,已经十年的时候没有考过了,所以它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那半命题作文在北京主要集中在中考这个考试水平上。所以其实我们关心的也就是说高考作文究竟是以新材料为主,还是以命题为主,这个时候我们看一下这五年的变化趋势。

  2007年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年份,这一北京开始新课改,而恰恰就在这一年,北京高考的作文题目由命题变成了新材料。什么意思呢?06年北京的符号,05年说安,04年是包容,他们都是命题作文。但是07年变成了细雨谁也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后面跟了五个有人说有人说有人说有人说有人说,还有人认为就变成了一种新材料作文的形式。这一年的改革被很多专家称之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或者说有很多人为他击掌叫好。但是当它发生到了,演变到2008年的时候这个情况完全变掉了。2008年的时候出了一个题目叫沙子、石头和水,这个材料让很多考生在考场上仗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个材料要写什么。其实后面附了学生们的观点,但是他们依然很难完整的扣到这个作文题目上去。刚好我的研究生导师在那一年就担任了北京高考作文阅卷的小组长,他跟我反映的一个情况是,其实对于2008年的作文题目来说最痛苦的不是考生,不是说审题如何跑题,而是那些阅卷的老师们,因为他们对于这个标准的把握也是相当的吃力。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发现到了2009年变成了命题作文,我有一双隐型的翅膀。到了2010年变成了命题作文,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从这个趋势来看似乎命题作文要重新取代新材料作文变成主流。这个时候2011年又是材料作文,为什么今年又以新材料作文的形成命题呢,主要有两个理由,第一我说过了,2007年命题作文变成新材料作文背后的背景就是新课改,所以某种意义上说新材料才是体现新课改的命题形式。那在此基础上第二个理由,2009和2010年两然虽然审题难度门槛大大降低了,但是同时出现了另外一个麻烦,就是所有考生的作文大量的往二类下当中扎堆,二类下在北京指的是38-41分。为什么呢?因为基本上命题作文如果没有审题门槛的化,根据立意划分一、二、三、四类,在此基础上根据材料新旧和整个论述是否到位分上中下三等,所有的学生在审题方面没有什么困难或者说没有什么障碍,所以大多数都进入到二类文当中。与此同时用的材料都是陈旧的,论述又没有那么到位,所以大量集中在38-41分,这集中导致了去年2010年所有的语文的题目当中,作文是提分度最差的,第二差的是阅读延伸。所以今年由命题改为材料有这样的背景,其实在高考目前某种意义上说已经黔驴技穷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抬高审题的门槛来拉大这个区分度了。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作文题目的取材范围。这个时候我们从这三年来看,2009年刚才说了我有一双隐型的翅膀,刚才说了当这个题目出来以后,很多人都说这说明流行歌曲走进了高考的视野,这种说法其实完全是扯淡。因为2009年真正发生一件事情,是北大前任校长许智宏在百年讲堂新年狂欢夜的时候唱了这样一首歌,所以某种意义上说,从2009年开始北京高考的作文题目就已经跟那年发生的新鲜事有关了,到了2010年我们大家都知道了,温家宝总理五四来来到了北大,所以当年作文题目就出现了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所以今年其实很多老师预测估计今年的话,高考北京的作文题不大可能和北大有关,所有有人想到了百年的清华校庆和那个真维斯楼,然后事实发现真正的取材范围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激进,他发生在今年5月15日距离高考只有20多天的世乒赛中国包揽全部金牌。换言之从这三年的取材范围来看,大体可以预测在2012年的时候,5、6月份发生一些焦点的时事,很有可能作为北京高考作文题的出题方式。(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