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北京高考历史题给考生复习的启示(4)
开始利用电台、电影等手段进行广告宣传 1956年 公私合营 “文革”期间 先后改称红旗茶庄、大栅栏茶庄、闽春茶店 1982年 恢复张一元茶庄的名称 1992年 成立北京市张一元茶叶公司 1995年 建立茶叶生产基地——闽东茶
39.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
直到18世纪初,人类主要使用水力和木材等可再生能源,但这时英国一些冶铁炉因为木炭短缺而不得不停产。工业革命初期,水力比煤炭更为廉价,许多英国纺织厂仍然依靠水力;由于煤炭运输成本较高,一些新工业企业不得不建在煤田附近。
(1)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1830年后英国煤产量增长趋势与此前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8分)
图12英国煤产量增长图
40.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衰”。张仲景记述道:“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 “但竞逐荣势……惟名利是务。”“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张仲景从医的社会背景,写出其医学著作的名称并概括该著作的成就。(8分)
这些题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题,已经用黑体加粗标示出来,不完全考查这一能力的分值用斜体的黑体加粗标示出来,精确统计2010年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的分值占到了32分!这几乎是整个高考历史分值的1/3。对比前5年的试卷我们发现,这一部分的分值猛增20分以上,这是今年的偶然还是必然?我的看法是这是必然。理由如下:1、新课改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被放到了突出位置,而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基本的学习能力,因此对其考查比例必然增加。2、由于北京是人教和岳麓两套教材,而高考只能考查两套教材的重合部分,内容过少,因此命题是必须补充大量的材料。3、加强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的考查已经成为全国高考历史命题的趋势。北京地区的课改在全国范围内属于较晚的,先于北京课改的地区试卷中已经尤为注重这一能力的考查,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材料型选择题的大量出现。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这32分几乎不需要你有什么历史储备知识!仅仅需要你能够把材料中包含的意思读懂,然后按照要求写出来就行了!这32分丢分,是高考历史最遗憾的事情!因此,建议学生在备考的一年里,首先保证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至于概括性,可以放在备考的中后期训练!
2010年北京高考是课改后的首次考试,除了在命题风格上有所变化外,还有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就是有关选修课程的考查。今年涉及到选修课程知识考查的题目有如下几道:
15.“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为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