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经验交流 > 专家讲座 > 文章正文

注重学科素养 高校自主招生语文学科备考提醒(2)

时间:2011-01-24 13:10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如—— 1.下列对“格物”、“致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格物”、“致知”就是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干万件事,充分重视调查、实践、研究。 B。“格物”、“致知”就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一切都要建

  如——

  1.下列对“格物”、“致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格物”、“致知”就是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干万件事,充分重视调查、实践、研究。

  B。“格物”、“致知”就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一切都要建立在承认客观实际,即科学的基础之上。

  C。“格物”、“致知”,按照《大学》的观点,是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的基础。

  D。“格物”、“致知”就是要深入探索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推究其原理法则,并把它总结为理性知识。

  2.下列对于“特征不变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个漫画家在画某个人时,不管如何美化或夸张,寥寥数笔就能确如其人,这就是“特征不变量”。

  B。现代数学中的“拓朴学”在研究图形变化时,把那些在一定条件下最具有本质的东西叫做“特征不变量”。

  C。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所谓“神似”,不似的最似,决非“形似”,实际上这就是“特征不变量”。

  D。严肃音乐中的主旋律,京剧中所谓“神似”的动作与意境,都是科学中的“特征不变量“。

  3.文中说:“文学艺术尊重客观实际,承认客观实际。”下列不能作为其证据的一项是(2分)

  A。“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中的“自横”二字准确地描写了小舟在水力学原理作用下的情景。

  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中的“紫”字正确地反映了光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漫射”的结果。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中的“直”和“圆”,既是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又完全符合科学原理。

  D。《红楼梦》里包含了大量的科学结论与人生哲理,《种树郭橐驼传》揭示了种树的规律,道出了“无为而治”的本质。

  4.下列能够说明“科学与人文都有着明确而强烈的追求”的一项是(2分)

  A。科学重在求真,人文重在求善,科学家和人文学者都渴望献身于自己所追求的美好事业,无怨无悔。

  B。诺贝尔奖获得者、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克里克的“自传”题目就是“疯狂的追求”。

  C。曹雪芹在《红楼梦》开头就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D。一切献身于自己所追求的崇高事业的人,都会像苏轼笔下的画竹者那样:“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

  ■古代汉语断句与翻译的考查

  “断句”即句读,被认为是治学的基本功,大学的教授们都很重视,以为可以据此考查学生古文的真实水平。古人所谓因声求气,可以通过朗读、揣摩文句的抑扬顿挫来把握情感,所以,古书是没有标点的。今天的学生所读到的古文都是前人断好句的,因此断句的能力就要差些了。学生主要还是靠语感,其次是根据文言虚词的功能,如之乎者也之类大多用于句末等,还是有规律可抓的。古文翻译与此相类似。上海卷也一直在考。但是上海卷一般是在文中考,即考查选文中的某一两句。而自主招生考试的题目我想非常有可能是另列一段首尾俱足的文字让考生翻译。内容可能会是一段对话或一段议论,大致会有10数句以上,难度当然会更大一些。

  如——

  15.用“/”符号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太史公曰苏建语余曰吾尝责大将军至尊重而天下之贤大夫毋称焉愿将军观古名将所招选择贤者勉之哉大将军谢曰自魏其武安之厚宾客天子常切齿彼亲附士大夫招贤绌不肖者人主之柄也人臣奉法遵职而已何与招士骠骑亦放此意其为将如此(《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16.将下列文段中画横线的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2)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惘然自失。(《世说新语·汰侈》)(2010年五校联考题)(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