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必读:五堂课教你走好高三“理财路”(4)
突围“劣势项目”,即攻克弱项,就要深度挖掘其劣势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 我们常念叨着“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面对自己的劣势,只有经过深刻地分析方能找到实际又适合的方法。你在突围的时候,有没有真正认真地
突围“劣势项目”,即攻克弱项,就要深度挖掘其劣势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
我们常念叨着“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面对自己的劣势,只有经过深刻地分析方能找到实际又适合的方法。你在突围的时候,有没有真正认真地去思考过自己的弱项在高考中的客观实际呢?如经过分析后发现自己在数列这一项比较差,那么就应该知道数列包含什么考试内容、考试题型,以及自己具体是哪方面的差错。是对固定题型的方法掌握不熟练还是基础漏洞多?或是学习得不够深入?如果这些情况都有,那么,根据数列的特点,应该注重基础,再掌握一些固定的解题方法,这样,你就不会丢失自己的方向。否则,你可能会做很多的“无用功”,把宝贵的时间花在你已经擅长的或是本来就不应该花时间的地方。所以,高三考生们应该问问自己劣势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突出重围,让“劣势”out!
“理财”札记:经济学上,常常会用“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入同一个篮子里”来提倡理性投资,切忌“毕其功于一役”的作法。高三的学习同样是一次投资过程,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集中投资投太多,风险大,注定不能成为普遍适合的原则;分散合理投资则能有效地整合资源,对时间和精力进行合理组合,是“高三理财”必须铭记的投资原则。
第四课
赚了多少钱VS留住多少钱
一只狗熊发现一大块玉米地,它欣喜若狂,心想:多掰几个玉米棒子回去,至少两天不用去掏马蜂窝了。于是狗熊迅速地行动了起来,它欢快地跑进玉米地,拣了只最大最饱满的玉米,掰下来放到左臂的胳膊窝里。接着,他又用左手掰了只玉米放到右臂的胳膊窝里,就这样掰一路掉一路。最后,狗熊穿过整片玉米地,以为自己已经拥有了很多玉米的时候,才发现手里仍然只有一只玉米……
“理财”启蒙: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里克?马斯金在向武大学子阐述理财要义时反复强调:“拿到手的钱才是钱。”理财大师们也有相似的观点,理财重要的是懂得适时“资金回笼”。
“拿到手的钱才是钱”,同样,学到手的知识才是知识。高三是一趟载满梦想、隆隆向前的列车,车上的每一位乘客都感受到了时间的紧迫,于是,不顾一切地向前奔,读书、背诵、做题,贪多求快,以为惟有如此,才不会被落下。殊不知,这正好触犯理财的大忌:只看投资,不问结果。
一个善于理财的人并不在于他曾赚到多少钱,而在于他能够留住多少钱。同样,一个聪明的“高三理财人”,也不在于他曾看了多少本参考书、做了多少道练习题,而在于他能够将多少知识留在脑中。
“理财”实践:在“高三理财”的道路上,考生一定要养成适时检查“投资成果”的习惯,不然,就极有可能像那只掰玉米的狗熊一样,以为收益颇丰,事实却并非如此。投资者会使用一些小方法及时检查投资成果,调整投资方向。同样,高三考生也有一些使知识保值增值的小技巧:
精做题,做精题
畅游股海的人常有这样的感慨:股不在多,能涨则赢。其实,高三学习又何尝不是呢?题不在多,做精就行。现在,一些同学都把做题当做了任务,规定今天做10道,明天做20道,题目做完,任务就完成,也不问题目的质量是好是坏?是否一道题有不同的解法?
精做题,做精题,就是要选择能够带来更大思考空间的有代表性的典型题目来做,做题时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归纳,以寻得该类型试题的精髓,这样,对于同类型的试题即可一览而过了,既节省了时间又能达到检验“投资成果”的目的,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别拿细节不当“钱”
《细节决定基金投资成败》《投资理财细节全书》,这是近几年在理财界颇受欢迎的两本理财书籍。投资理财给人的感觉一直是高端的,和细节并不搭边。但是,当投资理财渐渐被人们所熟知,才发现,原来细节也是“钱”,注重细节也是“投资”,并且是成本小收益大的投资。高三考生想要最大程度留住“资金”同样需要注重细节,因为它就像是理财的附加产品,不需你花费更多,却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