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冲刺:以图为大砸基础 回归真题寻规律(5)
你说上海的经纬度,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上海在北京的南边,北京我知道,北纬40度,所以上海的纬度肯定比北京低,30度左右,大概低10个纬度。说经度,上海肯定在北京的东边,北京是东经116,上海比它偏东
你说上海的经纬度,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上海在北京的南边,北京我知道,北纬40度,所以上海的纬度肯定比北京低,30度左右,大概低10个纬度。说经度,上海肯定在北京的东边,北京是东经116,上海比它偏东一些,经度小一点。这种东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是绝对位置,经纬度本身的认识和了解,还有就是相对纬度,谁挨着谁。
我经常跟学生一块练这个事,我说河北省南边是谁?河南,河南南边呢?湖北,湖北东边呢?安徽,安徽东边呢?江苏,江苏南边呢?浙江。一人一个,就把全世界、全国都能说出来。
主持人:这事挺难的。
安迎:其实并不难,你脑子有这幅图,你说的时候在脑子里画中国地图,整个东西就出来了。你要能有这样的练习,你就觉得地图这件事不是难事了。所以从图象角度来讲,从位置判断来讲,就是要学会怎么去练习地图,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主持人:我之所以问这个问题,就是第一关最重要,一旦第一关错了后边几个就不太好答了,比如问气候、问作物,位置选错了肯定答案就不对了。
安迎:接下来说的实际上就是我们地理这个学科说的最多的一个东西,就是叫做多因素的综合分析。有时候跟学生也开玩笑说,说地理和物理不一样,跟理科班的学生开玩笑说,物理你们用得最多的词是“理想状态”,摩擦力不计,空气浮力不计,连物体大小恨不得都不计,理想状态肯定物理越学越简单,都不计了不就简单了。但是地理从来没有理想状态一说,地理分析的就是实际的真实的情况,影响它的诸多方面的因素。
这个东西,一个“地”字,还有一个“理”,“理”的意思讲道理,不是说必须得死记住这个地方是什么农作物、时间、工业,实际这个东西是和你这个地方的气候、地形是有关系的。不是说死记住华北平原就一定得种小麦,你想华北平原这个地,位置在40来度,就应该是温带季风气候,在温带季风气候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在这种状态下适合农作物就是小麦,不但中国是这样,世界上其他地方也是这样。实际地理要素和要素之间不是单搁着的,之间是有联系的,而这个联系在每个区域里边都是一样的。
比如河流,河流的水量就得去找气候,亚马逊河为什么水流大?那是什么气候,塔里木河为什么水流小了。河流的流速看地形,山区流速肯定快,到长江三角洲肯定流速慢,都是这样的,不可能河流比海还很快呢,不可能,山谷地带才快呢。说这个河含沙量大,肯定上游植被不好。东北地区肯定含沙量就低,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啊,这个道理是通的。
而考题现在作为地理来讲,问有什么的时候,我们不主张把地理变成地面加工厂,实际是降低了地理学的地位,网络这么发达,咱们都是在网上沟通,随便敲进一个地方“东北平原”,你看网上有多少资料可以查到,没事背它干吗啊。地理要解决的是为什么,是原因分析。题目甚至可以告诉你,东北平原有大量的沼泽地,问你为什么有沼泽地?有了沼泽地人应该怎么办?人应该怎么面对这个事?所以不必太掉到地理要死记硬背的区域里面去,一个是找到规律了,找到这个地理内在的联系。还有一个,去看看考题,考题现在真正问的基本上都是原因类的东西,有时候甚至会把有什么东西告诉你,然后再会去问你后边背景的东西,大概都是这么样的情况。
主持人:您觉得最后这几天大家稍微的改变一下原来的那种只去背的这种意识,有点主观的或者说有点故意的更多的去找那种内在关系还来得及吗?
安迎:我们讲叫总结一下什么东西,叫答题结构,或者叫答题的一些模板。比较简单,这其实已经比较形式化的做法,就是说临阵磨枪的做法,问什么答什么,这样保证你在考试的时候不落点,你可以做一些这种的总结。比如像刚才说的问水文特征,要答哪些东西,比如问地形东西,应该从哪些角度说,比如一般气温的分析,我们一般说纬度位置、地形、海陆位置、大气寒流、寒暖流,这几个因素,这些东西整理一下。(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