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十讲 写作(二)(2)
(2)要有始终敬畏保护生命的意识。人生来是平等的,人是社会最宝贵的资源。因此,写作要体现对人的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的尊重,着眼于对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认识理解和珍爱。 (3)要正确思考人与自我、人与人、人
(2)要有始终敬畏保护生命的意识。人生来是平等的,人是社会最宝贵的资源。因此,写作要体现对人的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的尊重,着眼于对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认识理解和珍爱。
(3)要正确思考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自我角度说,要有积极的价值观和处世态度,要有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良好品质,要有坚韧顽强、执着沉静的品格。从人与人的关系说,要有崇尚公平正义、博爱宽容、欣赏倾听、团结合作的生活原则。从人与自然角度说,要认识到发展与自然的和谐,现在和将来的统一,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等。
(4)要有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意识。思考历史文化的发展承传、科技创新与社会民生的关系、社会发展与和谐的关系等。如如何继承春节、元宵节文化、端午节文化;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与个人责任;三鹿奶粉事件与企业文化、社会责任;克隆技术与人生道德等。
考点1:深刻
《考试大纲》对深刻的要求包含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三个方面。深刻是指看问题要有高远的眼光,广博的心胸,写文章要有胸怀祖国、心系天下的境界,有关照芸芸众生、体察喜乐民情的心灵,要立意深远,见解深刻,说理透彻。具体就是做议论文要追求说理透彻,见解独到深刻;做叙述就要力求塑造个性鲜明、意义深远、生动形象的人物。前者靠议论说理出彩,后者借人物塑造见长。
要做到深刻,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有良好的思维品质,有科学的方法,用正确科学的唯物辩证法去看世界、辨事理。分析论证要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有现象看原因,有矛盾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考点2:丰富
《考试大纲》对丰富的要求增加为四个方面: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就是塑造人物、论证道理的素材要全面周详、表述要精当具体和写人析理充分。即人物形象肖像、心理、语言、行动等描写要齐全、丰满、生动,要有血有肉,有个性特点,有复杂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精神世界;叙事要具体完整,情节曲折有致;细节描写要细致逼真,有点有面。描写要栩栩如生,有层次感,有立体感,有丰富的内涵。
形象丰满,意境深远是指记叙文、散文等文学性较强的文章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要达到的标准。写人物要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有个性、有生活;写环境,要绘声绘色绘形传神,让人如临其境:或者是景物与抒情结合,情景交融;或者是象征隐喻,含意幽远;或者是诗情画意,言有尽而意无穷等。做议论阐释,要叙议结合、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做描写抒情,要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寓理于形。
考点3:有文采
《考试大纲》在有文采上的要求有四个方面: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这是在语言通顺、规范、准确、简明、连贯、得体的一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的高一层次的语言标准。我们要选用恰当精妙的、新鲜传神的、具有形象性的、极具表现力的词语,使所描述的对象给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的感觉,以增强感染力;把所阐发的事理表达得清楚明白,深刻透彻,以增强说服力;巨石运用要灵活,整句(四字格等)使文句整齐,散句使文意流动;巧用口语,文章定显活泼之趣;缀以文言,文章自有古雅之风。在具体的写作中,用词要恰当准确形象,语言要精妙传神,富有表现力,能根据语言环境的特点和表达目的的需要,能广泛引述诗文名句,选用恰当的句式,善于选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善于综合运用多种住辞手法来表情达意,让文采飞扬。
考点4:有创新
有创新是一个比较宽泛、且综合性较强的标准和要求。《考试大纲》对有创新的具体要求有五条: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