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送生陈华榕:才思敏捷 接触编程已超8年(图)
陈华榕 2011年元旦刚过,福建漳平这座小山城还沉浸在新年的祥和与安宁中,一条喜讯迅速传遍了大街小巷。人们兴高采烈地议论着,言语中透着自豪与羡慕。是什么引发了轰动效应?原来是漳平一中2011应届高中毕业生陈
陈华榕
2011年元旦刚过,福建漳平这座小山城还沉浸在新年的祥和与安宁中,一条喜讯迅速传遍了大街小巷。人们兴高采烈地议论着,言语中透着自豪与羡慕。是什么引发了轰动效应?原来是漳平一中2011应届高中毕业生陈华榕同学被确认为清华大学软件学院的保送生。
人见人爱的“小班长”
“他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小班长。”同学如是说。
称陈华榕“小班长”,是因为他的年龄排全班倒数第二。高中三年,身为班长,他为班级尽心尽力,在同学心目中,他无疑是一面旗帜,一个众人瞩目的学习榜样,是一名当之无愧的优秀班长。在老师眼中,他是一个开朗活泼、学习成绩优秀、工作出色的好学生。
高一入学,陈华榕担任班长之始,就开始做好模范带头作用,成为老师和同学沟通的桥梁。第一次月考后,一些同学因为不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成绩一落千丈,陈华榕主动配合班主任做好质量分析,召开班委会,商讨对策。在班会课上,他鼓励落后的同学树立信心,找出原因,及时调整,早日“归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他不断关注这些同学的学习状态。
确认保送清华大学后,陈华榕更是成了数学老师的“助教”,每天晚上坚持到校陪成绩相对落后的同学晚自习,坚持每星期出一份数学辅导练习题,坚持每星期上一堂数学辅导课。“帮助他人,快乐自己”,这是他的坚持。
文艺汇演时,他是文艺委员的得力搭档,自己录制音乐;运动会时,他配合体育委员,组织安排各项比赛。从一幅班级的励志对联到同学们身着的班服,班级毕业纪念碟片、毕业晚会的筹备,都凝聚着他的汗水与智慧。
在班长陈华榕和全体同学的不断努力下,所在班级获得了许多荣誉,2010年12月被评为“福建省优秀班集体”。
编程之美 梦想之始
陈华榕接触编程已经超过8年了。
如果问到最喜欢的两个数字,他一定会回答“0”和“1”,因为精彩斑斓的数字世界正是由它们创造的。早在小学4年级,LOGO中可爱老实的小海龟就已经成为他课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好伙伴。初中3年,他参加了计算机编程的课外兴趣班,在那里他认识了PASCAL语言。到了高中,继续学习编程的他一次次赞叹程序之精妙,一次次感受算法之严谨,也一次次坚定了前进的方向:在计算机方面继续深造。他渐渐坚定了目标:清华大学是他放飞梦想最好的地方。
陈华榕把和他一起学习编程的同学以及他的计算机教师李超都称为“战友”。漳平一中有一间专门用于编程学习的小机房,陈华榕和他的“战友”们都习惯亲切地叫它“小房间”。他们常常自称是“编程之美”兴趣小组的组员,不仅因为“小房间”里的电脑是由《编程之美》一书的作者们捐助的,还因为在“小房间”中他们真真切切地感悟到了“编程之美”。
“我们是一个团队”,陈华榕动情地说。的确,在学习编程的时候,陈华榕和他的“战友”们常常一起思考,一起讨论,一起解题,一起欢笑。学习编程的过程中,他们常会有一些新发现,有时还会因此掌握了未接触的算法,而他们中的任何一人有了新收获,都会毫无保留地同大家分享。“有时‘一不小心’学了个之前‘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算法,我会高兴得睡不着觉呢!”正因为此,他们进步得很快。“我觉得我学到的不仅仅是算法,这过程让我成长了很多。”
在确认保送清华大学之后,陈华榕就承担起了引导学弟学妹学习编程的任务,他表示:“我还想继续和学弟学妹们一起感受‘编程之美’。”
要做就做到最好
陈华榕就读高一时,组织了一个5人的数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特级教师叶青柏的指导下,他们将平时练习或考试中的易错题收集起来,进行错误率统计,分析错误原因,把错误率高的试题按专题进行归类并录入电脑。在录入的过程中,陈华榕充分发挥了他熟悉计算机的优势,教会了其他四个组员使用Mathtype和几何画板等软件。试题收集结束后,身为组长的他又自愿担当起试题汇总的任务。2010年9月,他们的成果最终汇编成册,《高中数学易错题收集专辑》成了漳平一中研究性学习优秀课题的典范。在该专辑的第一页,各个组员都留了一句话,陈华榕写道:“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