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中有爱的高三班主任“妈妈老王”
王梅生,北京二中2010届高三5班班主任,2009年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特等奖获得者、东城区师德标兵。她与学生们亦师亦友,孩子们亲切地叫她“老王”。51岁的王梅生和她的学生们共同创造了关于爱与成长的传奇。 刚
王梅生,北京二中2010届高三5班班主任,2009年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特等奖获得者、东城区师德标兵。她与学生们亦师亦友,孩子们亲切地叫她“老王”。51岁的王梅生和她的学生们共同创造了关于爱与成长的传奇。
刚入学时,同学们“谈王色变”
说起王梅生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同学们都会用到“严厉”这个词。刚和她接触时,学生们有“谈王色变”的感觉。为了保证学生中午能休息好,适应高三的作息时间,王梅生要求中午休息时间班上不能出声,就算学生要讨论问题也要到班级外面去。为此,她每天中午都到班上检查。她还要求学生不能把手机、游戏机等电子产品带进教室,一旦被发现就会被没收。
班上的吉金同学回忆说:“上高中第一次到校时要交一个表格,尽管老师已经强调了很多遍,但是那天还有同学没有把照片粘好,甚至有同学没带照片。王老师那天第一次冲学生发了脾气。自由散漫惯了的我们,当时都吓坏了,觉得这个班主任好严厉啊!”后来证明,王梅生确实很严厉,她在每一个细节上都用高标准要求学生。王梅生说,严格要求学生,是想让他们明白不能因为某一个人没有做好而耽误整个班的工作。
面对王老师的严厉,同学们一开始不理解,有的学生甚至还与她争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用对学生全心全意的爱化解了孩子们心中的隔膜。毕业时,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不觉得“老王”是一位爱学生的好老师。他们明白老师对他们严格要求是出于恨铁不成钢,是为了他们好。张梓航说,上学时,虽然有时会抱怨王老师的“刀子嘴”,但现在更明白了她的“豆腐心”。“老王”虽然看上去有些严厉,但是隐藏在这后面的是对学生们的无微不至的爱和关心。毕业后的学生更愿意叫“老王”为“妈妈”。
面对严厉的“老王”,同学们怕她,但更爱她。最让她欣慰的是,同学们给她过的50岁生日。2009年11月30日,同学们在写有化学元素符号的彩纸上写满对她的祝福和感谢,并亲手折叠了555只纸鹤,还和她一起演唱了化学版的《青花瓷》……孩子们的良苦用心在那一刻化成“老王”眼睛里幸福的泪水。
嗓子哑了,血压高了,“老王”坚持和学生在一起
高三一年,早上6:00起床,6:40到校,每天中午不休息给学生答疑,晚上陪学生上晚自习,9:30 以后才离开学校。这是王梅生一天的生活,她几乎将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学生。
尽管学校不要求班主任每天晚上都留守学校,但王梅生一直自愿坚持留下与学生们在一起。她说,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不孤单,因为有老师与他们一起并肩作战。高三上学期的一天,担任化学老师的王梅生,上午连续上了4节课,疲惫的嗓子终于在那天哑了,直到现在都没好利索。
三年来,王梅生几乎没请过假。但在填报志愿前的一次家长会后,她突然感觉头晕,当时和王梅生谈话的家长也感觉她脸特别红,就劝她去医院看看。结果,到医院一检查,她的高压到了180,大夫说是长时间劳累所致,让她在家休息几天。那天回到家中,王梅生发现有学生发来短信询问她的情况。看到短信,王梅生就回到了学校。当天晚上,她就又回到了学生们身边。王梅生说:“孩子们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们。我只有和学生在一起,心里才觉得踏实。”
一模考试后,有些学生成绩出现了波动。王梅生就组织召开班会。班会上,她让学习成绩优异和成绩较差的学生分别谈体会。这些学生虽然成绩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直坚持,没有放弃。王梅生让有信心的学生鼓励那些对自己产生怀疑想要放弃的同学树立信心,坚持到底。她鼓励学生,“最后的胜利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无论看到哪个学生有一点点进步,她都觉得比自己家有喜事还高兴。
让学生写生日感言,教他们懂得感恩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