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解读:安徽2012年高考《考试说明》(4)
三、规范答题,巧用答案。学生的答题模式普遍不够规范,应届考生表现得更为明显。考生应学习从标准答案中寻找奥秘,由答案反推设题者的意图,领悟一般性问题的常规解法。 四、考前训练,青睐真题。在考前两个多月,
三、规范答题,巧用答案。学生的答题模式普遍不够规范,应届考生表现得更为明显。考生应学习从标准答案中寻找奥秘,由答案反推设题者的意图,领悟一般性问题的常规解法。
四、考前训练,青睐真题。在考前两个多月,做什么题?如何做?历年来的和安徽卷风格相近的真题是首选。
小提示:留意生活不读死书
近年安徽高考题设题灵活,选材新鲜。题目往往从课程考纲中来,从民俗文化中来,更可能从社会生活中来。应引导学生多多关注社稷民生,不读死书,留意观察本地民俗文化特色。
政治:文综亮分值,多看教材
一、变化解析
1.2012年文科综合的试卷结构与题型没有变化,依然延续去年选择题、非选择题分值比重和三个学科试题安排顺序。
但是,文综试卷的分数分布有了新的规定:第Ⅱ卷由地理、历史、思想政治三个科目的非选择题组成,共6题,原则上不超过15题,合计168分。这就在分数安排上有了原则性要求,极有可能是平均每个学科5小题,值得关注。
2.考核目标与要求与去年相同,但在考试范围上做了一些调整,变化主要集中在必修一、必修二和必修三这三个模块中:
(1)删除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文化的形式的内容
(2)互调劳动与就业和劳动光荣的位置
(3)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改为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改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3.在题型示例中虽然具体的例题改变了一部分,但题型没有较大的调整,依然延续了计算题、图表题、漫画题、材料题和探究题等题型,内容上依然关注民生问题、发展问题和十二五规划等热点问题。
二、复习策略
1.对照《考试说明》进行系统的知识整理和归纳。以教材为本,对照考点,夯实基础,形成知识框架。
2.积极关注社会热点。要通过各种渠道掌握时政信息,关注国内外大事,特别是党和国家现行的重大政治经济政策,学会将今年两会中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与课本知识点结合。
3.通过典型试题训练,提高审题能力。应加强练习运用学科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答题的规范性训练。要注意尽可能运用学科术语表述,呈现教材的基本观点;要结合材料阐述,将材料和教材基本观点紧密结合起来;答案安排要做到重点突出,段落分明,逻辑结构明显。
历史:选修有变化,勿忘热点
一、变化解析
考试范围和内容:变化的主要是选修部分。
1.选修一删除了俄国1861年改革,增加了日本明治维新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两单元;
2.选修二增加了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
题型示例的变化:
1.选择题共18题,非选择题共12题,题型示例总量不变,但对去年题型示例进行了较多的更换。选择题更换了9道新示例,其中中国历史部分的题型示例由去年的12题减少到9题,绝大部分是新增示例,图表类示例占较大的比例;世界历史部分的示例由去年的6题增加到9题。这说明今年可能会加大对世界史的考查力度,且更加注重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非选择题更换了6道题型示例,答案要点的制定,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2.注重对图表材料的设置与考查。在18道选择题题型示例中,第1、2、6、7、8、9、14、16题都属于图表材料型试题,比去年增加一题。
3.题型示例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点。选择题中的例7、11、12、14、17、18和非选择题中的例3、4、6、7、8都是2011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
4.重视新课改先进地区试题的示范性和导向性。在30道题型示例中,所列试题绝大部分为沿海发达地区近几年的典型高考题,以广东、上海、山东、福建等地高考试题为多,这些省份的试题别出心裁,独具一格,创新性强,具有稳中求新、求活、求异的特点。(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