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言规范和改进高考加分政策(2)
熊丙奇说,按原始分投档、适当考虑高考加分与原始分+高考加分进行排序投档,是完全不同的加分效果。例如,一名学生考分为580分,获得高考加分10分,按现行加分政策,将按590分排序投档和录取;而按原始分投档,则是
熊丙奇说,按原始分投档、适当考虑高考加分与原始分+高考加分进行排序投档,是完全不同的加分效果。例如,一名学生考分为580分,获得高考加分10分,按现行加分政策,将按590分排序投档和录取;而按原始分投档,则是用580分投档。只有投档进一所学校之后,这所学校再考虑加分进行具体专业的录取;当然,学校也可以自主决定不考虑加分因素。这样,地方加分项目将失去先前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再加以清理减少,加大公开透明程度,高考加分就有可能走向规范。
熊丙奇认为,在当前教育环境中,现实可行的规范治理高考加分项目的方法,在技术上没有任何困难。去年在我国内地提前批招生的香港中文大学,就宣布不承认内地的所有高考加分,按照考生原始分投档。这一举措同时有利于落实高校的招生自主权。
他表示,还有更彻底的做法,教育部可规定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均为投档线加分(用于高校专业排序录取),不再加在原始分上(或者仅保留少数身份型、照顾性加分),这是对高考加分作用的全新定位,既承认高考加分的一定作用,但降低其在投档、录取中的刚性地位。
第四,将高考加分项目纳入学生多元评价体系。熊丙奇说,高考改革蓝图是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基于多元评价体系的高校自主招生,将是未来高考改革的必由之路。从长远看,加分项目应该纳入学生多元评价体系,即设定多个评价学生的指标,对每个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综合评价学生。这样,高校可以从多个角度考察学生,减少了加分对高考成绩的重大影响。
熊丙奇介绍了美国大学的评价制度,包含16个大项指标,涉及SAT考试、中学课程成绩、中学老师推荐、社区服务活动、特长、家庭因素、多元化因素等,供高校录取时参考,并认为这应是规范和清理高考加分政策的终极目标。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