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裸考”呼声不绝 加分政策或面临转折
6月3日距高考还有3天。下午5时50分至6时20分,在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校园内高三学生、老师和家长们为了3天后的高考全力以赴。 中新社发 周古凯
6月3日距高考还有3天。下午5时50分至6时20分,在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校园内高三学生、老师和家长们为了3天后的高考全力以赴。 中新社发 周古凯 摄
编者按:今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启动实施之年。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高考将体现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评价体系要发生变化。教育部考试中心将从实施考务和命题两方面贯彻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今年高考自然更受瞩目,招考政策、考生人数、录取方式、考场安全等都成为关注的焦点。
近几年高考加分造假案频出,引发舆论的极大关注。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赞成高考回归裸考,一时间,取消加分的呼声不绝于耳,在此背景之下,高考加分调控措施逐渐浮出水面,各地也纷纷检视以往的加分政策,或取消项目,或降低分值。2010年的高考,或许可以说是加分政策面临转折的一次高考。
加分丑闻曝光引热议 吁回归裸考维护公平
据了解,2009年全国各地各类高考加分项目多达190多项,除去音体美特长加分外,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这样并无明显考核标准的加分项目也占了相当比例,据某省09年资料显示,当年享受享受了高考加分项目的学生占实际录取学生总人数10.2%。
2010年1月,在厦门举行的国际马拉松比赛曝出群体作弊事件,排名前100名的选手中约30人被取消成绩和名次。据查,相当一部分作弊者是中学生,为的是通过比赛成绩晋级国家二级以上运动员,从而得到高考加分。这一事件引发社会各界热议。而此前几年,这类丑闻也出现不少。
2004年,西安曝光批量制造二级运动员证丑闻,当年全市616名申请二级运动员加分的考生中,只有196人是名副其实的国家二级运动员。2006年,湖南省曝出上千名体育特长生造假事件,3000余名报名参加复审测试的考生1000余人缺考,大批拥有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的考生无法达标。2009年,浙江高考三模三电舞弊案曝光,考生只要缴纳培训费和交际公关费,就可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2009年,重庆31名考生民族成分造假。
这一系列事件,让执行多年的高考加分政策面临信任危机。一项调查显示,面对越来越不被信任的高考加分政策,77.2%的参加调查的人表示,赞同高考回归裸考。
频频曝光的加分丑闻,刺激着代表委员的神经。在今年3月初进行的全国两会上,多名代表、委员将矛头直指高考加分政策,称这是对绝大多数裸考学生极大的不公,纷纷建议规范高考加分政策,杜绝权利寻租,甚至有人直言应当取消加分。
官方多次强调规范加分 须向社会公示
教育部公布的《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明确指出,高考考生加分必须向社会公示,公示由各省级招委会负责进行,未经公示的考生及其加分项目、分值不得计入投档成绩并使用,省级招办投档时只能取最高的一项分值作为考生投档附加分。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要深入实施阳光工程,切实维护招生公平公正,加强信息公开公示,进一步规范特殊类型招生和高考加分政策。
今年2月,教育部在公布2010年工作要点的时候也提出,要规范特殊类型招生和高考加分政策。据了解,教育部的加分规定只有14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却有近两百种,有些有违国家政策。(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