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高考生口述:走到这一步 我是个悲剧(图)(3)
新京报: 复读的决定是谁做的? 张鲁博: 我们家商量的。父母也是不甘心。其实在我家,这也是个矛盾。我家里困难,父母希望我上个好大学,改变家里情况,但也希望我早点上大学早点工作。 新京报: 你有没有觉得,你
新京报:复读的决定是谁做的?
张鲁博:我们家商量的。父母也是不甘心。其实在我家,这也是个矛盾。我家里困难,父母希望我上个好大学,改变家里情况,但也希望我早点上大学早点工作。
新京报:你有没有觉得,你也好,你的父母也好,让高考承载了太多东西?
张鲁博:对。从某种程度上说,家里人看我考上大学的分量比我还要重。大学是改变家庭条件、改变个人条件的唯一一条路。唯一的。
新京报:考上大学还不行,一定要是好大学?
张鲁博:家里人也看电视,知道现在大学生不好就业。考好点的大学,就业更好。
新京报:你怨你妈妈吗?
张鲁博:一点都没有。我是欠她的。她这辈子做的所有事都是为了我有更好的前途。
新京报:如果不是山东分数线高,你不会去做这种事情。你会觉得不公平吗?
张鲁博:我只能说,国家实行现在这个高考制度有其理由,我不好妄加评论。但是针对我个人,这就是个悲剧。我觉得不公平肯定是有的,不过我相信将来这一切会改变。
新京报:全国也许还有类似事情,有可能不被发现,你会觉得不公平吗?
张鲁博:没有不公平,这是一个概率事件。
新京报:你会让贵州一名考生失去上大学的机会,对他来说公平吗?
张鲁博:我想这种公平,应该是基于当前高考制度下的相对公平。也许贵州少了一个机会,但山东多了一个机会。从全国来讲,没什么变化。
新京报:那对那个考生个人呢?
张鲁博:也许对他不公平,但这个社会没有绝对公平。
新京报:你会觉得抱歉吗?
张鲁博:只能说,我们都是这个高考教育制度下生产的产品。
【未来】
“不能活在痛苦回忆”
新京报:你以前勾画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张鲁博:正常毕业,做销售工程师,干五到八年,然后自己创办一个公司。
新京报:现在呢?
张鲁博:我的目标没有变。现在我不能再读书了,那就找工作,然后继续自己的计划。剩下的课程我可以自学。
新京报:想过你以后只能拿着高中毕业证找工作?
张鲁博:我会告诉企业我的经历。我那天还开玩笑,这个事情媒体报得大家都知道了,也许我连简历都不用写了。
新京报:认为自己会找到合适的工作吗?
张鲁博:我没有学历,但我有毅力,很多企业会看重这一点。我现在逼到墙根,只能往前走。找一个工作,慢慢来。
新京报:对未来有信心?
张鲁博:必须的。事情总会发生,我不能老生活在痛苦回忆里,人生还长。
新京报:会和大学同学聊起这个事情吗?他们同情你吗?
张鲁博:我想每个人都会同情我吧。
新京报:事情基本尘埃落定,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张鲁博:可以说是个教训。做每件事情起点都不能错,方向不能错。我想我以后都不会犯类似错误。我会立足社会,诚信为本。
新京报:你觉得冒用别人名字是一种没诚信的行为吗?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