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高考生口述:走到这一步 我是个悲剧(图)
山东学生张鲁博称到贵州高考是为上好大学,称曾与被冒名者达成协议;准备找工作并自学剩余课程 新京报漫画/林军明 对话动机 山东考生张鲁博,在贵州冒用他人名字参加高考,并上了三年大学。由于宋德亮举报
山东学生张鲁博称到贵州高考是为上好大学,称曾与被冒名者达成协议;准备找工作并自学剩余课程 新京报漫画/林军明
对话动机
山东考生张鲁博,在贵州冒用他人名字参加高考,并上了三年大学。由于宋德亮举报,最终他们各自回到了自己的身份。张鲁博近日被学校开除。
张鲁博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方式考大学?这三年他是否有过身份的疑惑,他对冒用的名字有怎样的感受?他怎么理解高考?他如何面对这一切,面对未来?
对话人物
张鲁博 22岁,曾是东南大学学生
张鲁博被学校开除了。
事因冒名。过去三年多,他曾叫宋德亮。真正的宋德亮,则是一个打工仔。
2007年张鲁博在山东参加高考,考取一所农业类省重点大学,不过他选择了复读。2008年初,他的母亲在贵州老家亲戚帮助下,让张鲁博冒用了贵州人宋德亮的户口,并到贵州参加高考。
当年“宋德亮”考了600分,冒充苗族身份又加了20分,被东南大学录取。当年东南大学在贵州招生平均分587分,在山东则是641分。
今年11月1日,真正的宋德亮举报,冒名事发。
11月20日,说到身份和名字的认同,张鲁博常苦笑,这些都比不上分担家里的担子重要。他过去一直想的是毕业、工作、挣钱。去年张鲁博母亲因癌症去世了。他说为给母亲治病,家里欠了几万元。
讲起大学生活,他会突然发呆,“我真遗憾,真的遗憾”。
他也会绘声绘色讲起校园里的百年大树,那是“大学的氛围”。
像是给自己信心,他总试探地问,其实学历没那么重要,对吗?
【冒名】
“我没有回头路了”
新京报:有没有想过,冒名考大学,迟早会被发现?
张鲁博:我想过。但没想到事情会出在源头,会被宋德亮举报。因为我们家人当时和他们说好了借用四年(户口)。
新京报:但宋德亮并不承认这种承诺?
张鲁博:是。当时我妈妈为我办的这个事情,现在妈妈也不在了,可能会说我们没有证据。在他举报之前,我们也沟通了很久。但这个事情开头是错的,结局是注定了的。所以也没人再关心细节了。
新京报:你设想过被发现的情景吗?
张鲁博:我想过可能别人妒忌会举报。但我常想,我不是做坏事,我只是想上一个好点的大学。从另一方面说,我也是希望能给社会做更好的贡献。
新京报:你觉得它不是一个坏事?
张鲁博:它不是坏事,是个错事。只是当时我没意识到这么严重。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风险。
新京报:即使如你所说两家有承诺,你没想过他们会后悔吗?
张鲁博:当时父母的想法特别简单。想着宋德亮不考学用不着。等我毕业了,可以把户口还给他,或在物质上补偿。
新京报:有没有想过,毕业了可能改不回名字,宋德亮这个名字要跟你一辈子?
张鲁博:我一直没想那么远。
新京报:这三年多,一直心存侥幸?
张鲁博:说侥幸有点牵强。只能说没有回头路了。我第一步没有意识到是错的,我已经走出了。
新京报:即使一辈子叫宋德亮,也没那么重要,对吗?
张鲁博:连姓也改了,这点当然不舒服。但是没办法去想,只能往前走。再说,一个人的名字只是个代号。如果人的理想大了,名字没那么重要。(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