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政策 > 报考政策 > 文章正文

时评:取消奥赛保送资格 几家欢喜几家愁

时间:2012-03-12 17:35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今后,高中生只有获得全国中学生奥赛决赛一等奖,并被中国科协遴选为参加国际奥赛国家队集训的学生,才能获得保送上大学资格。前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了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协等五

  今后,高中生只有获得全国中学生奥赛决赛一等奖,并被中国科协遴选为参加国际奥赛国家队集训的学生,才能获得保送上大学资格。前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了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协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文件,规范和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主要涉及中学生学科奥赛(以下简称奥赛)和部分科技类竞赛高考加分以及体育特长生加分两个项目。

  新政直击民众最关心、反映问题最集中的“高考保送”政策,昨日市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市尚未得到教育部明确文件指示,且三年后天津高考政策尚未制定。然而这一关系到高考生前途命运的政策一出,立即在本市学生、家长、学校乃至全社会引起轩然大波。高考加分政策是否该取消?取消奥赛加分后能有效遏制中小学屡禁不止的“奥数热”和“特长班”?到底如何才能真正保证高考制度的公开、平等?这些问题都成为公众和舆论关注的焦点。

  新政解读

  背景——

  50年奥数 乱象丛生

  近两年,高考加分乱象丛生、备受诟病,今年7月公布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清理并规范升学加分政策”后,教育部等五部门19日公布了规范和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的方案,主要针对奥赛、科技类竞赛以及体育特长生的加分两大类。

  据了解,奥赛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开展教学和人才选拔已经有50年历史了。据了解,奥赛目前共有数学、物理、生物学、化学和信息学五个学科竞赛,由中国科协主管,具体分别由中国数学会、物理学会、植物学会和动物学会、化学会和计算机学会主办。依照最初的奥赛设计,奥赛的学科竞赛属于课外活动,坚持学有余力、有兴趣的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而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最早于1959年开始举办。

  但现实中,由于奥赛与高中学校选择以及高考保送和加分政策等挂钩,辖区内学生参加奥赛获奖情况在有些地方甚至与教育系统的内部评价挂钩,这就引发奥赛热,很多孩子在上小学时就被家长送到了奥赛培训班,在中小学生中兴起的“奥数热”和“特长班”等现象也屡禁不止,由此引发争议不断。

  此次对于这两类保送及加分的调整,教育部等有关部门解释说,近年来部分中学、学生家长不顾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盲目追求通过保送或加分等“捷径”升大学,违背学校教育教学和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导致学生学习和参赛的功利性被强化,参赛的动机和行为被扭曲,导致部分学生过于注重竞赛学科,而忽视其他学科的学习,造成偏科和基本知识学习能力缺失,缺乏进一步发展的“后劲”。

  变化——

  保送资格大幅减少

  根据调整后的新政,实际上将大大减少高中毕业生通过保送上大学的可能。也就是说,今后高中生如果想通过奥赛取得保送资格,只有一条路:即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一等奖并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遴选为参加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队集训,应届毕业当年保留高校招生保送资格,经所报考高校测试后决定是否录取。其余种类的各种竞赛获奖者不再具备保送生资格。全国奥赛获奖者以及体育特长生最高加分不得超过20分。全国奥赛一、二、三等奖,最多加20分向高校投档,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

  除奥赛外,部分科技类竞赛,也取消保送资格。在高中阶段,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或参加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赛获奖的学生,不再具备保送资格,但是可以加分不超过20分向高校投档。有关获奖学生拟参加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考核的,在同等条件下高校应优先考虑给予参加考核资格。(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