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11教授建议高考成绩与面试相结合录取学生
本报讯北京大学的11名教授致信北大校长周其凤和北大招生委员会,建议北大打破“唯高考分数论”的羁绊与束缚,尝试采用“高考成绩与本校专家面试相结合”的招生方式。 北大校长周其凤表示,“本人完全同意这个
本报讯北京大学的11名教授致信北大校长周其凤和北大招生委员会,建议北大打破“唯高考分数论”的羁绊与束缚,尝试采用“高考成绩与本校专家面试相结合”的招生方式。
北大校长周其凤表示,“本人完全同意这个建议”,但周其凤表示招生问题“事关重大”,并向北大同仁和校友征求意见。北大官网昨天全文刊发了这封信和北大校长周其凤的回复。
“唯分数论”影响素质教育
联名信称,北大虽然实行自主招生、大类招生、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等改革,但局部改革作用有限,目前还是“唯高考分数论”。这11名教授认为,这种招生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演变成被动地根据分数线“拉生”、“求生”,由此埋下种种影响素质教育的隐患。
教授们抱怨,即使是“自主招生”和“校长实名推荐”,“分数线”仍是压倒性地超过面试成为录取的唯一依据。他们认为,多年来学校的招生工作队伍为选拔合适生源付出艰苦努力,但面对目前的高考模式和招生局面,他们的工作变得越来越困难。
对略低几分优秀生爱莫能助
联名信批评道,在“唯高考分数论”的体制下,各高校为“社会声誉”和分数线排名,招生不是各取所需,而是演变为抢“状元”。
北大教育学院院长文东茅说,在“唯高考分数论”的招生体制下,高校无法根据自身需求选拔学生,面对略低几分的优秀农村考生爱莫能助。他认为,都以为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会对农村的孩子公平,但其实在“唯高考分数论”录取招生体制下,像北大等学校农村的孩子比重却越来越少。
启动科学程序防招生腐败
联名信建议,应率先打破“唯高考分数论”,尝试“高考成绩与本校专家面试相结合”。具体操作就是在以中学学习和高考成绩为参考依据,通过增加考生提交申请和多学科专家团队面试,加强对学生求学动机、平时表现、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考查。
联名信表示,学校应通过科学严谨的程序设计和制度安排,确保公开公正公平,防止招生腐败。
回应
北大校长表示认同教授建议
昨天,北大校长周其凤说,自己完全同意11名教授的建议,并就建议向北大同仁和校友公开征求意见。
周其凤肯定这11位教授的来信“非常认真,对现行招生方式进行客观评价,对改革的意义、必要性和可行性都做了很好的阐述。”
但周其凤同时表示,招生改革事关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生怕考虑不周,因此决定将该建议向北大同仁和北大校友公开,“听取意见,以求完善”。
教授联名信能否推动大学招生改革
就在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引起社会热议之际,北京大学官方网站于11月8日刊出《北大11位教授就本科招生致周其凤校长的一封信》。在这封信里,11位北大教授建议,北京大学应当进一步加大招生改革力度,尝试采用“高考成绩与本校专家面试相结合”的招生选拔方式。北大校长周其凤表示,“本人完全同意这个建议。但是,招生改革事关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生怕考虑不周,因此决定将该建议周知各位,听取意见,以求完善。”
自主招生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学业水平测试 高校自主招生”,在学业水平测试尚未推出之前,自主招生最好的方式有二,一是“高校联考 自主招生”,二是“高考成绩 自主招生”。
其中,“高考成绩 自主招生”是指借鉴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的自主招生办法,将高考成绩作为一种评价成绩。在这一过程中,一名考生可以申请多所学校,可以同时获得多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然后再进行挑选确认。
“高校联考 自主招生”这一方式,已经被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采纳,并写进文本,目前已有清华等六所高校推出联考。而对于“高考成绩 自主招生”方式,此前尚未有高校考虑,原因是,很多人认为只要和高考结合在一起,就不是自主招生。但其实,我国高考制度的核心问题不在于统一高考,而在于集中录取。(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