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政策 > 报考政策 > 文章正文

清华博士:冲刺好大学 高考仅是最后一棒(图)(2)

时间:2011-11-01 15:33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中国青年报: 报告中提到,北大清华热门专业的城市生比例要远远高于农村生,农村生较多分布在传统工科专业等“冷门专业”。城乡学生在冷热门专业的不同分布,你们怎么解释? 晋军: 除了学生来自不同中学这个原因外

  中国青年报:报告中提到,北大清华热门专业的城市生比例要远远高于农村生,农村生较多分布在传统工科专业等“冷门专业”。城乡学生在冷热门专业的不同分布,你们怎么解释?

  晋军:除了学生来自不同中学这个原因外,我认为学生家长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如果考生是家中的第二代大学生(即考生父母就是大学生),那他填报高考志愿的针对性和前瞻性,都要明显好于即将成为家中第一代大学生的考生。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清华大学的校园开放日活动,向考生和家长介绍清华大学的基本情况并接受咨询。有些家长看到人文学院社科班的展台很是诧异,不知道以理工科闻名的清华大学现在竟然也有文科。这些家长不知道清华有文科,就更不了解清华文科的院系划分和专业特点。相比之下,另一些家长却对清华大学的基本情况、专业设置、专业就业前景都很熟悉。众所周知,信息充分时做出的决定与信息不充分时做出的决定可能完全不一样,那就很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形:两个考生分数相同,但由于家长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的不同,他们填报的高考志愿、乃至今后的人生道路将会产生巨大差别。

  中国青年报:不同的家庭背景还会产生什么影响?

  晋军:家长对孩子的影响还体现在教育方式上。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工人阶级与中产阶级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各不相同,工人阶级教育方式培养出的孩子更容易成为好的蓝领工人;而中产阶级教育方式培养出的孩子更容易成为白领,依然属于中产阶级。可见,教育本身就具有很强的阶级再生产的功能。

  中国青年报:在您看来,这份报告的意义何在?

  晋军:这项研究关注的是我国当前的社会结构与社会流动。一个好的社会,首先要有稳定的社会结构,特别是一个规模较大的中间阶层;其次,不同社会阶层间的流动应当通畅,出身下层的社会成员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成功,从而进入社会中上层。

  我们社会目前在这两方面都存在问题。首先,我们的社会结构是一个“倒丁字形”,位于中层的人数太少,而社会底层人数太多;其次,我们当前的社会流动渠道正在日趋狭窄。

  中国青年报:为什么这么说?

  晋军: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生活在农村的一个有理想、有能力、有干劲的年轻人,想要走出农村,一般而言有两个渠道:一是参军,二是高考。但现在,由于军人逐渐取消转业,通过参军彻底转变身份的这条路走不通了。随着十几年来高校大规模扩招等一系列原因,高等教育的回报正在不断下降,想要通过高考改变命运,只有去竞争名校。因为从目前来看,名校的教育回报还比较有保障,不少普通高校的教育回报相对过去变差了。这样一来,高考这条改变命运的路似乎也在变窄。对于很多人来讲,如果没有出生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又没能考上“超级中学”,就算智商正常、非常刻苦,也较难考上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从而实现社会地位的向上流动。

  我们知道,大多数农村青年还有进城打工、经商等其他流动通道。但有研究表明,自己创业的个体户现在越来越难以“长大”。几十年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性障碍,使打工青年很难在城里扎根。这个问题现在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了,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明显改变。

  但仅从目前看,当其他向上流动渠道很难走通,高考渠道若再狭窄,我们社会就会面临孙立平教授所言的“定型化”危险。这正是此次研究的意义所在——通过对清华大学招生数据的分析,课题组发现这种“定型化”正渐成现实。中国未来的社会流动该怎么办?这是需要我们全社会关注、思考的问题。

  中国青年报:社会上升通道狭窄会带来什么问题?(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