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政策 > 报考政策 > 文章正文

社会热议:高校互掐暴露高考招生乱象

时间:2011-08-26 16:58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图片资料  上海两所知名高校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近日先后在官网发表“严正声明”。先是复旦大学(微博)称有人假冒该校招生教师怂恿预录取学生改志愿,上海交大随后回应,表示学校无人冒充其他院校老师通知考生取消其

图片资料

  上海两所知名高校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近日先后在官网发表“严正声明”。先是复旦大学(微博)称有人假冒该校招生教师怂恿预录取学生改志愿,上海交大随后回应,表示学校无人冒充其他院校老师通知考生取消其与他校签订的协议。在2011年全国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关键时期,这一事件引发了网上关于高校招生争夺生源的新一轮“口水仗”。虽然“掐尖抢生”在高校招生中并不鲜见,但两校“官网交锋”确属首次。在网友围观叹息的同时,业内人士指出,国内高校要创世界一流,必须改变“窝里斗”现状,抢生源不能以牺牲学生的利益为代价,高校招生竞争的“白热化”不能无底线、无约束。

  电话骗局引发“口水仗”

  7月1日,复旦大学招生网上发表了一篇“关于部分省市考生受骗修改志愿的严正声明”。

  复旦大学招生部门负责人表示,此事最早是在山西发现的。当时有一名报考复旦的考生,连续接到数个自称复旦招生老师的电话,打听该生的估分成绩,还建议考生修改报考志愿。复旦随后又连续接到广东、云南、湖北等地考生的来电,询问是否取消了之前签署的加分等预录取协议。而复旦赴湖北招生的一名老师在博客中直接指责清华、北大等学校“绑架”原本希望报考复旦大学的高分考生。

  复旦大学招办副主任徐宏波说,复旦大学在声明中表示:冒充复旦老师致电考生称与复旦签订协议取消的行为无异于诈骗,损害了广大考生利益。对于相关涉案人员,复旦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对于受害者,即被欺骗的考生,复旦会支持并协同各省市招生考试院努力弥补损失。

  声明一出,迅速引发了网上关于高校自主招生选拔录取中生源争夺的“口水仗”,有人将此事的矛头对准了上海交通大学,认为是其在背后挖了复旦的墙脚。7月2日,上海交大招生办在新浪官方微博上作出回应,称“本校招生老师无人冒充其他院校老师通知考生取消其与他校所签协议”。上海交大对一切捏造事实、诋毁本校的行为,将依法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网民抗议:掐生源“掐”不出世界一流

  两校的声明在网上刊登后,迅速被转载、留言和转帖。有人说是复旦故意炒作,并借此诋毁其他院校的声誉;也有人说高校招生年年有恶性竞争的猫腻,不排除特别看重生源和高考(微博)分数线的学校采取不正当手段的可能性。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冯玮作为复旦湖北招生组成员之一,在微博中引用了这样几句话:“招生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两军交战,各事其主。”为“母校”的声誉而“战”无可厚非。但必须遵守基本规则:第一,对考生负责,充分尊重考生自主选择;第二,对母校声誉负责,不滥用“伎俩”使母校蒙羞。冯玮认为,此次冒充复旦招办老师的有关院校和当事人,使用了违法的“下三滥”手段,显然有违名校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怀。而网友“微笑Onion”则认为这个事件是复旦有预谋的栽赃,希望复旦“公布证据,还交大一个清白”。

  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状况,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斌贤在博文中表示,“我很难想象这样的学校会做这样的事情,我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但确实来说现在中国的高校,特别是一些知名大学,为抢生源会采取很多不道德的措施。究其原因,可能不光是高校本身的失范,跟整个大环境的背景也有关。”

  而更多的网民在对此次事件的围观中表达出失望。希望高校能够改变“窝里斗”的现状,将更多的精力放到科研和培养人才方面,光靠“掐尖”,“掐”不出世界一流大学。

  要良性竞争,更要正本清源

  针对此事,有人说这是高校生源争夺由“暗”转“明”的象征,难保后续的“招数”会另辟蹊径、愈演愈烈;也有人希望事件爆发后网友的批评和质疑会使得高校在招生竞争中有所收敛。业内专家指出,在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中标本兼治,既做到良性、规范竞争,同时改革其背后“以分数线为招生政绩”的弊端仍任重道远。(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