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五个高考头名两个弃北清选港大
选择多元,港校招生可为内地提供镜鉴 湖南省理科档案最高分、同升湖实验学校杨倩,文科档案最高分、长沙市一中何一帆,两朵金花双双选择香港大学。这种情况在我省还是第一次。 不只是在湖南,香港大学中国
选择多元,港校招生可为内地提供镜鉴
湖南省理科档案最高分、同升湖实验学校杨倩,文科档案最高分、长沙市一中何一帆,两朵金花双双选择香港大学。这种情况在我省还是第一次。
不只是在湖南,香港大学中国事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校共录取17名内地高考第一名,光省级第一名数量就比去年多出近一倍。
长沙一些知名高中校长认为,越来越多的内地高分考生愿意赴港校读书,并不说明国内高校全面落败,在联系日益密切的地球村,“冠军”们除开北大清华还有多元的选择,或为内地正在推进的高招改革提供动力。
南雅中学副校长黄汉军说,香港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无疑是吸引内地学生的最重要因素。从国际上各种大学排行榜看,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几所主要港校的排名一般情况下都排在北大、清华的前面。香港还是亚洲教育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与国际接轨程度高可为学生今后的出国深造等打好基础。
此外,港校的高额奖学金制度也使其在延揽一流教师和生源方面具有优势。杨倩和何一帆全部拿到了每年16万港币的奖学金。
相比港校高调抢“冠军”,今年北大清华在第一名方面的争夺要低调一些。清华大学招生办主任于涵与北大达成“君子协议”,宣布今年将不公布“冠军”数量。他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说,现有制度下内地高校无法与香港的大学竞争,“束缚太多了,要按计划按分数录取,没有真正的自主招生权。港校有很多选择,他们可以面试,可以拒高考第一名,我们能吗?”
于涵的自省值得称道。多位教育专家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尖端人才,如今优质生源纷纷“外流”,应引起高度重视。在全球化竞争的压力下,内地高招乃至高等教育改革步伐应该加快。
省教育考试院院长陈最华说,要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今年我省高考录取率超83%,创历史新高。在高录取率背景下,考生们拥有多元的选择。今年高考湖南五个“第一名”考生最终决定了自己的去向。湖南省理科档案最高分杨倩,文科档分最高分何一帆,双双选择了香港大学。 □文/记者胡力丰
“新扎帅哥打败梦中情人”,她最终选择港大
本报长沙讯作为湖南省理科最高分,杨倩是各高校眼中的“香饽饽”,高考成绩出来的当天,杨倩就和清华大学的老师见面了,当时她觉得自己会报考清华大学的建筑专业,老师同学们也都这么认为。几天后,香港大学多次电话联系杨倩,请她考虑去香港大学就读,杨倩对记者说:“当时蛮纠结的,两个学校都是数一数二的学校。”
昨日,记者联系杨倩,调皮可爱的她告诉我们她最终被香港大学建筑专业录取,记者问:“不是一直想去清华学建筑吗?”她说:“我打个比方吧,清华大学就像是我暗恋一年的帅哥,算是梦中情人,这时候突然又冒出来另一位帅哥——香港大学,我纠结了很久之后,选择了香港大学。”
杨倩和班主任杜典宏商量过填志愿的事,杜典宏认为还是清华大学的建筑系实力更胜一筹。参考了很多意见之后,杨倩觉得香港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教学方式截然不同,香港大学是全英文教学,但杨倩也一直记挂着清华大学,两者之间实难抉择。慎重考虑之后,她对香港大学方面的招生老师提出要求:先去清华大学读一年,度过适应期后再去香港大学完成学业。杨倩透露,香港大学同意这个要求,让自己能够体验清华大学和香港大学的不同,这是后来她在第一志愿栏写下香港大学的重要原因。
由于就读香港大学花费较高,仅一年学费就要119000港币(折合人民币98812元左右),杨倩和香港大学方面讨论奖学金事宜,香港大学决定在杨倩在港读书的三年里,每年获得16万港币的奖学金。
很多人说高考是考生一个人的战斗,填志愿是一家人的决定。对于杨倩填报志愿的最终选择,杨倩的父亲说:“我们参考了很多意见,但是,我们觉得最终的选择权还是在杨倩自己手上。”(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