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难尽“小高考”是否成全民赶考盛宴(组图)
上海交大自主招生面试,学子“趋之若鹜”,其中又有多少是“情非得已”?万人赶考的场景,从每年6月提前到2月出现自主招生考试,除了考学生,同样考家长多了一条“独木桥”,肩上增添多少负担?羊城晚报记者 陈文笔
上海交大自主招生面试,学子“趋之若鹜”,其中又有多少是“情非得已”?万人赶考的场景,从每年6月提前到2月出现自主招生考试,除了考学生,同样考家长多了一条“独木桥”,肩上增添多少负担?羊城晚报记者 陈文笔摄(资料照片)
■为了打破“一考定终身”的选拔,最后会否变成全民赶考的盛宴?
■自主招生考试人数逐年增加,正常高考备考又该如何应对冲击?
进入4月份以来,参加自主招生的各大高校陆续公布加分结果。与以往5-10分的加分幅度相比,今年不少学校突然将分拔高到20分,40分,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自主招生大战的激烈程度。
其实这场争夺,早在两个月前就开始了。
2月份一个周末,越秀区某培优班王老师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却惊奇地发现,原本容纳93人的大课室一下子变得空荡荡,仅剩下37个学生———没来的学生都去参加北大、复旦、中大等“北约”13校联考了。虽然王老师不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但今年如此多的学生去参加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还是让他感到有点意外。
进入第九个年头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今年突然打破往年的沉寂,变得大热。据称,今年全国有近20万人次的考生参加自主招生考试,自招也因此被冠以“小高考”的名号。九年以来,以“扩大学生的选择权,打破一考定终身,引导中学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为预期目标的高校自考,是否变成另一场全民赶考的盛宴?
来自广州执信中学的赖绮玫同学已经参加过几场自主招生考试,她笑言,这样的考试就是一次练兵,自己的备考节奏并未因此而改变,“高考才是主线”。
不少同学都像赖绮玫一样,参加了自主招生考试,他们都将其作用归纳为“保险栓”。从复旦“千分考”,到“北约”、“华约”联考,再至“理约”的笔试,穿梭在不同考场,成了许多考生2月里共同的行动“轨迹”。
羊城晚报记者从广州几所重点中学了解到,执信中学有300人左右参加考试,几乎占到年级人数的50%;广雅中学今年由学校推荐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有 200人,加上自荐考生,最终参加考试约250人,占高中三年级人数的1/3;华师附中方面,学校推荐的有100人,加上自荐人数,约有300人参考,占高中三年级人数的60%。此外,由于今年考生可同时报考联盟内的2-3所高校,只要通过其中一所高校审查,即可参加考试,这也让报考的学生人数激增。
执信中学的高三级曹禹豪同学已经拿到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他也参加了“北约”联考,只因为他内心里仍存在着对国内一流大学的向往。在广州重点中学的高三班里,几乎所有的尖子生都参加了自主招生考试,仅有那些已经提前获得名校保送资格的特优生没有来凑这个热闹。
为了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和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执信中学每年都会在开考前开一次家长会。该校高三年级长黄培英老师告诉记者,在这次家长会上,校方向家长传达两个观点,一是不要盲目跟风;二是要有选择地参加,即自己想读什么学校,而那个学校又有自主招生考试的前提下,可以报一至两所学校的考试。
与校方想法不同,更多的家长则希望能够让孩子多参加这些学校的自主招考,一位家长表示,虽然自己知道孩子最后也只能读一所大学,但还是希望能够多争取一点机会,一方面是练兵,另一方面也可以去碰碰运气。在羊城晚报记者的采访过程中,不少参加了考试的学生也将自己的行为归纳为“趋之若鹜”,但他们称这是情非得已。
复旦的“千分考”试题一度在网络上疯传,“大蒜在中国的主要产区是哪”和“《天使之城》的作者是谁”等问题成了许多网友见面打趣的提问。对于这些高校自主招生的题目,很多同学都有不同的感受。
很多参加过自主招生考试的同学,都评价试题比平常备考的高考试题更灵活。赖绮玫同学认为,“华约”联考的数学题目“很可恶”。已经成功保送北大的李晖域同学曾经获得过全国数学竞赛的一等奖,他看出这些试题里不少都是奥数的“老面孔”,而对于一般的同学而言,即便是能够在学校里考出不错数学成绩的他们,却很难在这次考试中再次获得佳绩。(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