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闸北八中涌现高三达人群 自由是宝贵养料
本报记者李爱铭 编者按:PISA测试全球第一,课程改革全国领先……上海基础教育站到了新的制高点。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从单一追求升学率转到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从标准化教育转到个性化教育,沪上一批中小学已开
本报记者李爱铭
编者按:PISA测试全球第一,课程改革全国领先……上海基础教育站到了新的制高点。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从单一追求升学率转到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从标准化教育转到个性化教育,沪上一批中小学已开始探索教育内涵式发展,迈向更高水平的优质均衡。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上海中小学探索个性化教育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全身心投入紧张的学科复习、参加高考模拟考,几乎是高三学习生活的全部。但在闸北八中高三年级,却有这么一批“达人”学生,没有一味钻入书堆,而是活力四射地投入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中,为紧张枯燥的高三生活增添一抹亮色。他们当中,有与出版社签约出书的网络写手,出征世界锦标赛的“女剑客”,还有热爱金话筒的主持人……教育专家表示,高三“达人群”的涌现,展示出闸北八中突破单一的高考分数评价标准、鼓励孩子多元成才的新探索。
“八仙过海”各有招
日前,高三(3)班的黄聪颖同学在全校升旗仪式结束后,被请上前台,接受“自主成功奖”颁奖。与一般学校表彰“成功”学生多以成绩为标准不同,小黄此次得奖,是因为她出色的写作才能。从第一部取材于校园生活的网络小说《代理小魔女》开始,到12万字的《天才恶男大联盟》,高中期间她已有两本小说出版,第三部小说《一日龙套》也已签约,预计4月出版。另一名网络写手、高三历史班的林其铭同学,《新八中传说》也已跟出版社签约。
闸北八中高三年级堪称“卧虎藏龙”。蒋依雯同学从初中起边读书边学击剑,多次参加全市、全国的专业比赛,高一时获得市锦标赛前三名;去年下半年又入选国少队,赴阿塞拜疆参加世界少年击剑锦标赛……参加心仪的课余活动,并没有让她的学习成绩倒退,反而从中考时的降分录取,到高一时前进到了全年级前50名。
“名主持”张弛也是个师生们非常熟悉的“达人”。从小初露主持天赋的她,进入闸北八中后,其才能被宋懿老师发现。宋老师手把手对她进行朗诵、演讲训练,去年小张获得市“长征杯”金口才中学生演讲大赛一等奖。张弛现已报考中国传媒大学和华东师大主持人专业,参加了自主招生考试。
“留级生”也能接近梦想
在这群高三“达人”中,林其铭显得有点另类,因为他走了一条“厌学—休学—乐学”的曲折路。尽管如此,学校仍始终保持宽容,将他引导上适合自己的特长发展之路。
林其铭透露,自己因成绩不佳,高考升学基本无望,认为再读下去纯粹是浪费时间和金钱,于是在高二时提出退学谋职。说服未果,学校同意他休学。小林说,“我发过广告,在麦当劳打过工,做过快递兼职,转了一圈觉得这不是好出路,休学7个月后又重新回到了学校”。
返校后,学校安排他留级重新读高二。小林上文化课有困难,学校经过商讨,安排他进了美术班。黄老师和宋老师两位专业老师的鼓励,让小林重获学习动力,在今年美术专业高校专业考中获得好成绩。“我的理想是做一个油画家。”
如果按学习成绩论,闸北八中很多孩子都是困难生。但是,呈现在这些孩子面前的,除了学科学习之外,还有一扇扇富有色彩的大门,写作、画画、主持、击剑……在兴趣爱好的驱使下,这些孩子一个个都成了可塑之才。
自由时空是“宝贵养料”
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认为,这些学生“达人”的能力,多半源于天赋,学校只是为这些孩子的个性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养料”。不少学生说,是学校的作业负担轻、自由时间多、锻炼舞台大,提供了自己充分展示个性、发展特长的机会。
多数高中都把升学考试作为重中之重,每天课后作业要做到晚上十点以后,学生几乎没有自由时间,更别说兼顾学习与业余爱好了。但黄聪颖介绍,闸北八中课后作业不多,假期安排宽松。“每天晚上六七点钟,一天的功课和作业可以结束,剩下2个小时左右的写作时间。我的第二部小说,就是利用一个暑假完成的。”(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