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政策 > 报考政策 > 文章正文

政协委员回应质疑 农村学生上大学是悲剧?

时间:2011-03-11 14:13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王平称,希望全国就“农村娃读大学”来场大讨论  人物:王平 身份: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院长  特写:贵州人,少年时只身闯北京。3月7日,因为“不要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读了大学回不去自己的家乡是

王平称,希望全国就“农村娃读大学”来场大讨论

  人物:王平 身份: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院长

  特写:贵州人,少年时只身闯北京。3月7日,因为“不要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读了大学回不去自己的家乡是悲剧”的言论引发公众热议。

  南都特派记者 王佳 发自北京

  “我一讲话呢,我想有些人就担心,怕我放炮”。

  这是3月5日,王平在北京国际饭店参加全国政协委员无党派小组讨论时,抢麦成功后说的第一句话。说这句话时,有的委员面露愁容,更多委员与记者则精神一振。

  王平初次为公众熟知,是在2008年全国两会。从那时开始,不少记者认为她是一个“炮手”。当年,她面对记者质问国企负责人凭什么拿高薪,称“中层领导年薪几十万、高层几百万,这么高的工资是谁给他定的?这么高收入,百姓难道没意见吗?”

  今年3月7日,王平参加小组讨论,与北大教授李庆云就城镇化问题展开交锋,言及“我们也不要鼓励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家乡就是一个悲剧”。此言一出激起千层浪。截至发稿,新浪微博对该言论的转发和评论已超过42万条。

  有人认为王平歧视农村孩子,王平却说是对他们好。有人认为王平要开历史倒车,王平却说她有一套自己的逻辑,并欢迎公众与其辩论。昨日,她接受了南都记者专访。

  改个方向,先实践再读书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你说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否则毕业了回不了家乡是个悲剧。为何这么说?

  王平:我首先是觉得大学教育体制有问题,读了书跟实际差距太大,完全是为了考试而考试。大学生毕业后,有个问题就是很多单位不愿意用。虽然拿了大学文凭,但他的整个知识结构不对。第二,往往一个农民家庭只要有孩子出来读书,这个家就会返贫。因为大家都在供他读书,费用很高,家里就会很困难。第三,这个孩子背负着困难来读书的压力很大,来到城里以后,同学都很有钱,心理上压力大,而且也显得不平等。

  第四,等到毕业后找工作,他又没关系,就业非常难。第五,即使把工作找到了,要在城里买上房,要结上婚又难。人生中有这么多难,不是悲剧是什么?

  南都:所以,您认为不该鼓励农村孩子进城读大学?

  王平:对。我们不要诱惑他们走到这个方向上来。我们在“十二五”规划里面,也应该把农村作为一个发展的重点,引导农村孩子在家乡创业,做出能够充分发挥他们才能的一些项目来。然后,等他们在这里面做成功了,回过头再拿钱选择去进修。

  所以我的意思就是,可以改个方向,就是先实践,后读书。

  不该诱导农村娃挤独木桥

  南都:为什么一定要先实践?

  王平:先实践过,你再去读书就有目的,就有的放矢。比如说,你了解到你的专业和特长以后,你不就知道该去补什么了吗?我们现在闭着眼睛去读大学,而且整个教学方法都是向钱看——老师看钱,学生也看钱。浪费了时间,浪费了青春。所以,我认为不应该鼓励农村孩子都去念大学,告诉他们什么现在读大学,你们以后就会和别人平等了,你们就得到了一切。我认为这是骗了人家。

  南都:可是很多农村孩子,都指望进城用知识改变命运啊。

  王平:我也听到了一些说法,有的说“我农村的好不容易有个希望进城,你还不让我来”。我想说你不知道,现在整个社会是金钱社会,我们没有一个价值的核心,到底人应该追求什么?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有些领导人不也是先从农村锻炼出来的吗?依我说,干吗要这样子,把所有的农村孩子,都诱惑到大学这条独木桥上来?

  我们现在提城镇化,好像城市越大越好。但也不想想,农村年轻人进城了,小孩、父母都丢在那边呢,家庭也是悲剧。就算城里再好,我们又能够把13亿人,全部弄到城里来吗?(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