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政策 > 报考政策 > 文章正文

教育部:北京上海正研究推进异地高考

时间:2011-03-08 14:00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本报讯(记者杨华云)随着大量城市流动人口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在异地工作时间的推移,其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题日益迫切。  教育部表示,目前正在和上海、北京研究,逐步推进异地高考。昨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

  本报讯(记者杨华云)随着大量城市流动人口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在异地工作时间的推移,其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题日益迫切。

  教育部表示,目前正在和上海、北京研究,逐步推进异地高考。昨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列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接受本报采访时,透露该消息。

  袁贵仁表示,教育部正在研究异地高考问题,因为涉及的人比较多,所以该问题比较复杂,北京、上海都在研究办法,教育部则主要和接收这些学生比较多的地方逐步共同推进异地高考。

  “该问题首先是义务教育,然后是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而各地情况不一样,有的地方这样的学生特别多,有的地方不多。”对于异地高考问题的时间表,袁贵仁表示不会很长,现在进入高考的学生还不多,主要在接受义务教育,“首先把义务教育解决好,然后逐步解决高中、包括高考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市长韩正表示,对于异地高考问题,是全国性的制度,上海会按照全国的制度办。

  声音

  实现异地高考需户籍改革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委副秘书长李逸平:如果户籍和居住证的含金量能够完全吻合的话,这就不成为问题。要真正实现异地高考的话,恐怕还要和户籍制度改革联系起来。

  对于异地高考增加本地考生竞争压力的问题,李逸平坦言,会增加当地考生的压力,但要看到他们初中、高中本来就是在输入地读书的,接受的是输入地系统的教育,回不去的话,对这些考生也是很不公平的,因为和输入地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育完全不一样。

  如何解决竞争压力问题,李逸平认为,这需要系统设计,包括入学模式、户籍制度、初高中阶段教学大纲等通盘考虑,关键点则是户籍制度改变问题,“上海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但要在教育部的指导下进行。”

  “这不是教育一家能解决的”

  全国人大代表、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异地高考牵涉的利益很复杂,这不是教育一家能解决的。教育部门可以和方方面面协调,一方面是看给各地的名额怎么改变,一方面是看能否在当地参加高考。

  她表示,从教育部门看,考生在当地参加高考,技术上没问题。但当地的利益就不是教育部能管得了的了,要把各种因素进行仔细分析,因为现在的情况不像以前那么单一,过去可以根据历年的统计分配名额。

  她透露,现在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专门研究考试问题,今后还有可能成立一个国务院层面的委员会来协调这些事情。同时,她也强调了户籍制度改革对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不应太慢。本报记者 杨华云

  建议

  “京沪允许异地高考是合理的”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北京和上海允许异地高考是合理的。他说,中国客观上有个户口问题,进城务工人员的孩子出生在这个城市,理所应当作为本地考生来参加高考,但目前却因没有户口无法实现,这是不合理的。“我觉得这些孩子应该在这里考。”许智宏说,各地可以根据自身不同情况来制定异地高考的政策,即便北京和上海成为试点,他们的经验也未必值得千篇一律地推广。

  在异地高考的话题中,许智宏认为,还要看见新政策在某地出台后,不属于上述情况的大量异地考生都会挤到这些城市去参加高考,对这里的教育资源造成冲击。对于可能出现的高考移民现象,许智宏建议制定政策来处理。对于异地高考放开后对当地分数线及高校招生结构可能造成的影响,许智宏表示不好预测。本报记者 傅沙沙

  “国家层面应出台指导意见”

  全国政协委员王玉凤:计划提交关于异地高考的提案。她称,完全禁止异地高考过于严厉,应从国家层面出台指导意见,地方则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门槛”,逐步放开。(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