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政策 > 报考政策 > 文章正文

复旦党委书记建议高校招生指标向农村学生倾斜

时间:2011-03-04 13:08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 秦绍德  作为复旦大学党委书记,全国人大代表秦绍德欠下了不少“人情债”——总有一些家长托关系找门路,千方百计地跟他“打招呼”,希望他照顾一下,把孩子招进复旦大学。  自打教育部向部分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 秦绍德

  作为复旦大学党委书记,全国人大代表秦绍德欠下了不少“人情债”——总有一些家长托关系找门路,千方百计地跟他“打招呼”,希望他照顾一下,把孩子招进复旦大学。

  自打教育部向部分高校放权,允许它们试行自主招生之后,这种情况更严重。外界有人是这样理解自主招生的:“自主”嘛,书记、校长还能说了不算?

  但秦绍德不得不一再拒绝“条子生”。他对中国青年报记者称,复旦大学自2006年获准自主招生试验之后,5年下来没有收到一封举报信。他还说,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都没有批过一个条子。

  他觉得,这是因为自主招生设计了严格的笔试和面试程序,在5年试验当中,教育公平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我会告诉他们,我从来没有特批的权力,人家都不相信。”他说,后来因为“没有做成一个”,人们信了。

  3月2日,秦绍德和另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新浪网联合访谈,谈起了高校自主招生的话题。

  张志勇分管的一项工作是基础教育,但他指出,高考制度的改革,直接牵动着基础教育的神经。

  在山东这个高考竞争异常激烈的人口大省,中学生们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训练应试能力,以在高考中取得高分。在这种情况下,张志勇“不合时宜”地呼唤素质教育“回归”,反对应试教育,并向一些利用假期补课的中学开出了罚单。

  张志勇希望,高校选拔人才的“尺子”越多越好。如果只有统一的高校入学考试,考生的精力就会放在应对这场考试上。命题人能力再强,也强不过千万考生应试的能力。而他认为,高中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是为人才的多元、个性发展打基础的,不能跟着高校招生的指挥棒走。

  因此,这位教育官员特别期待大学“各安其位”,拥有鲜明的个性、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招生自主权,选拔适合的学生。这样才会与高中办学形成良性循环。

  “小学教育不是为升初中做准备,初中教育不是为升高中做准备,高中教育同样不仅仅是为了升大学做准备——而是为了这个阶段的孩子健康成长、成人做准备的。”张志勇说。

  秦绍德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大学应根据自己的风格、优势和特长来招收和培养学生。这样毕业生就会百花齐放,而不是“流水线产品”。统一高考只是一把尺子,量不出有各种各样优点的学生。

  “我们希望自主招生改革以后,各个学校有多把尺子,有长的有短的,有宽的有窄的,还有三维的,这样不同的考生就可以进入不同的学校,能够得到生动、活泼、自主的发展。”他说。

  国内,目前约有80所高校拥有自主招生权。它们可以在高考前预先选拔不超过本校招生总数5%的学生,给予自主招生资格。这类学生在录取中享有分数优惠。

  与绝大多数高校相比,复旦大学走得更远。秦绍德说,5年以来,复旦大学陆续在上海、浙江、江苏开展了另外一种试验,可以通过自主测试在高考前预录取一些学生。目前,该校每年约在上海预录取550人,在江苏和浙江各预录取100人。

  被预录取的学生也要参加高考,但对他们来说,高考并不是决定性的——高考成绩仅供参考,复旦大学“可以用高考的成绩,也可以不用高考的成绩”。

  复旦大学发现,自主招生与高考在人才选拔上重合率较高:大多数预录取的学生,即使不参加自主招生,也能通过高考考入该校。但是通过高考升入复旦大学的学生,未必能通过自主测试。

  同时,该校还发现,有一些被预录取的学生,高考成绩低于复旦大学的录取线。每年700多人中,甚至会有一两个达不到“一本”录取线,如果只有高考一条路,他们将无法进入复旦大学。

  秦绍德告诉记者,校方对5年来自主招生的学生进行了跟踪,发现这类生源质量不比统考生差。他们的学业成绩较高,在参加社团、充当学生骨干,或是参与科研等方面,甚至表现更出色。(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