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政策 > 报考政策 > 文章正文

各方热议首届免费师范生:希望政策更细化(图)(2)

时间:2011-02-18 13:33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进得来、学得好、下得去、用得上” 2007年秋季,华中师大迎来首届免费师范生。为了让免费师范生“进得来、学得好、下得去、用得上”,华中师大制定了独特的培养模式。 打破师范教育“老三门”,以“主修专业课+

  “进得来、学得好、下得去、用得上”

  2007年秋季,华中师大迎来首届免费师范生。为了让免费师范生“进得来、学得好、下得去、用得上”,华中师大制定了独特的培养模式。

  打破师范教育“老三门”,以“主修专业课+教师教育课”模式设计课程体系,按照校级优质课标准开发出100多门教育类选修课。过去师范类学生一般只学3门教师教育课程——心理学、教育学和教学法。

  华中师大为免费师范生配备了阵容强大的导师队伍。免费师范生有3支“教练”团队:校内名师团队、校外名家团队、中学特级教师团队,分别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教育家思想、职业道德和教学实践能力。

  为了让免费师范生“下得去”、“留得住”,2007年华中师大率先发起建立“国家教师教育创新与服务综合改革实验区”。从2008年起,3年内在10多个省区市建设80个实验区、600个实验基地。校长马敏介绍说,实验区是一个开放的教师教育新体系,我们希望借此平台实现城市与农村教育对接、学校培养与社会锻炼对接、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接。

  【就业】

  主动走访用人单位,听取意见

  华中师大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曾浩介绍,2011年,该校首届免费师范生即将就业,学校将国家关于免费师范生的最新政策和精神进行细化解读,通过校内报纸、班级点名会、电子邮件等渠道,让每个免费师范生心中有数。从2010年6月开始,华中师大主动到29个生源省区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和用人单位进行走访,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曾浩表示,往年此时,珠三角很多用人单位会捷足先登,到学校来开教师专场招聘,“抢”优秀毕业生。2011年免费师范生就业政策和形势有变,招聘会同比减少了一些。据了解,许多用人单位在寒假期间在生源地开招聘会,学生返乡,便于集中招聘。

  【问题】

  跨省就业既普遍又敏感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华中师大一些免费师范生已经获得了工作意向,但还在犹豫。曾浩表示,学生在签约前要十分谨慎,一旦签了就不要随意毁约,学校也将从签约流程上进行控制。

  跨省就业也是不少学生关注的问题。目前,华中师大已经收到20多个省区市关于免费师范生的就业政策,其中西部对跨省就业的规定相对宽松,潜台词是欢迎“跨省”。其余地区基本照搬教育部规定,即原则上回生源地,“特殊情况”需经所在校、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跨省派遣。曾浩也介绍说:“近期有一些免费师范生询问跨省就业问题,说明部分学生有此愿望。”采访中,不少学生坦陈“这属于敏感话题”。

  实际上,跨省就业有客观需求。武汉市2011年中小学教育进人(含人才引进等)计划约600个,而武汉籍首届免费师范生仅158人,湖北籍免费师范生总共才900多人,很可能出现缺口。华中师大广东籍首届免费师范生共30人,而珠三角的需求远远不止这个数。

  另一方面,一些师范教育比较发达的地方,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压力原本不小,如果跨省就业口子开得太大,对本地师范生就业肯定不是“利好”。所以这些地方对跨省就业就心存“戒备”。

  专家表示,免费师范生是个新事物,探索过程中会遇到新难题,如何让政策更好地适应现实情况,有关部门还需要仔细研究对策。

  北师大文学院免费师范生班班主任胡志峰

  政策落实,需要统一行动(老师篇)

  董洪亮赵红

  在北京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是一个“特别”群体。“其实,这正好说明了学校对免费师范生的重视。”作为班主任,胡志峰对这个群体有很多思考。

  谈到免费师范生当前的“心理压力”,胡志峰认为这很正常,“以前他们可能总觉得怎么都能当老师。现在真正去找工作,才发现,原来当老师也没那么容易,竞争非常激烈。”这是许多年轻人成长必然要经受的过程。(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