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新闻 > 文章正文

“生源荒”:高等教育改革良机(2)

时间:2012-09-05 15:31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经验四:保持自身特色 第四,大学生源规模的缩小不会平均地冲击到各所学校。即使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情况下,一些大学也不会遇到“生源荒”问题,甚至有些学校还会主动地保持小规模和特色办学的特点,不走被动迎合学

经验四:保持自身特色

  第四,大学生源规模的缩小不会平均地冲击到各所学校。即使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情况下,一些大学也不会遇到“生源荒”问题,甚至有些学校还会主动地保持小规模和特色办学的特点,不走被动迎合学生需求(如设置实用性社会需求热门专业)的发展道路,而是根据教育的特点和规律,采取以供给引导需求的发展策略。这类学校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可以在学费之外找到其他的办学经费渠道。而社会捐赠也常常对于这类学校情有独钟。

  上面是一些进入普及高等教育阶段的国家所采用的应对生源减少的四种作法,其中前两种作法属于从扩大入学需求角度出发考虑采取的措施,后两种属于从改进教育供给角度出发考虑采取的措施。从某种意义上看,可持续发展问题就是资源获得问题。高等教育需要持续地从政府(拨款)、学生(学费)和社会(捐赠)渠道获得办学资源,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中政府和学生渠道都与学生数量有关,而社会渠道则不一定与学生数量有关。这是我国高校在面临“生源荒”时可以考虑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作者为北京大学(微博)教育学院副院长)

  办出自身特色

  方能化危为机

  近年来,“生源荒”在一些高校招生过程中表现得越来越突出。据8月20日湖北媒体报道,今年高考(微博)招生,高职高专批次征集万余个志愿,但湖北省招办公布的数据显示,省内高校九成以上踩线投档。尽管该省将对高职高专进行最后一次补录,但部分高校“吃不饱”的局面仍将难以改变。

  高校生源下降的情况不独湖北省存在。据教育部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1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全国高考生源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人数1050万后,开始全面下降,最近两年累计下降了200万,并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这一态势将可能延续至2017年到2020年前后。

  从生源下降的原因来看,一方面是因为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另一方面则来自弃考人群的逐年增多。据统计,弃考人数每年已达百万之多。在这个庞大的人群人,因高考无望,主动弃考者占8%,因留学而弃考者达20%,因就业难而弃考者高达65%左右。而在弃考考生中,农村学生占了较大比例。

  中国的高等教育一直遭人诟病。面对高校“生源荒”,已有教育专家指出,这对高校既是一个挑战,也是高教改革的一个良好机遇。教育专家熊丙奇(微博)认为,生源危机是推进教育公平的良机。熊丙奇认为,随着生源减少,大城市理应顺势减少在本地的招生名额,增加对中西部和不发达地区的投放,以此逐渐缩小各地招生指标差距,促进高考公平。

  中国的高考平均录取率已达70%以上,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由买方市场进入卖方市场。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高校需要重新反思定位,结合自身特点及时转型,只有练好内功,打造核心竞争力,才能在人才竞争战中不被淘汰。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源荒”不啻为一个提醒。

  “211”、“985”重点院校虽然暂时没有生源之困,但提高科研能力,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应该是其主要方向。中国推行教育产业化十年来,行政化、官僚化、世俗化等乱象横生,重点高校应该在去行政化、扩大高校自主办学上进行更多探索,承担起建设世界知名大学,将中国从高等教育大国成长为高等教育强国的责任。而在生源危机中最先受到冲击的普通民办高校和高职高专,则应该在提高办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上下工夫,实现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更好地接轨,提高学位的含金量与吸引力,至少能将因就业难而弃考的那部分学生争取回来。总而言之,只有提高办学质量,办出特色来,才能化危为机。 (谭敏)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DNF外挂  DNF连发程序下载  DNF双开工具下载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