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国内大学排行定位模糊 中式榜单如何解困(3)
时间:2012-05-26 20:43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次
但是,也存在另外一种可能,当大学的自主自觉能力不足以支撑大学精神领跑社会意识时,前者或许会被后者裹挟。功利、虚荣,社会的弱点无一遗漏地在校园里得到复制甚至放大。这种染缸效应,不只见于排行榜中——为了
但是,也存在另外一种可能,当大学的自主自觉能力不足以支撑大学精神领跑社会意识时,前者或许会被后者裹挟。功利、虚荣,社会的弱点无一遗漏地在校园里得到复制甚至放大。这种染缸效应,不只见于排行榜中——为了应付5年一次的教学评估,一些高校不惜花费重金新建楼宇、添置设备,将所有的课程设计都精心包装,全部的学生作业再行批改,对专家组的照顾也是殷勤有加。当评估队伍离开之后,一切又“回到解放前”。
诸如此类的“努力”,或许让教育部门看到了一张没有污点的图景,在2008年的评估结果中,超过八成高校获评优秀,没有不合格者。而民众所关注的学术造假、教师走穴、资源紧张的问题,似乎在审核的198所高校中,皆化成了浮云。
即便这是大家都乐见的结果,说到底也只是一场没有灵魂的表演。无怪乎有人慨叹,“大学在社会工业化过程中,正在逐渐丧失其独立的形象,有的甚至不知不觉地作为社会的俘虏或作为一种手段而生存”。
纠结大学排行榜技术问题的背后,其实是大学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乃至变异。但愿即便在今日,“北大精神”、“清华(微博)精神”、“南开精神”能够常常被人记起,更希望被越来越多的人书写。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相关专题:北大中学校长推荐制利弊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