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时政热点,该如何解读(3)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 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历史新阶段的加入世贸组织已经十年过去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高层论坛于2011年12月11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次论坛的主题是“面向未来的中国对外开放战略”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
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历史新阶段的加入世贸组织已经十年过去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高层论坛于2011年12月11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次论坛的主题是“面向未来的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并讲话。
经济常识: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是我国为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在生产、资金、技术等各方面联系更加密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按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办事,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以我国的发展来促进世界的进步。我们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更好地促进国内发展与改革,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及其他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我国将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努力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进一步完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实现包容性发展。
政治常识: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是我国的对外职能,体现了我国政权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也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全面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惠及中国人民,也惠及各国人民,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对外开放过程中,要加快对外经济贸易法制化建设,基本形成体系完整、符合中国国情、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保护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哲学: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首尔核安全峰会
2012年3月27日,核安全峰会在韩国首尔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峰会,并发表题为《深化合作提高核安全水平》重要讲话指出:实现核能全面和平利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中国高度重视核安全,坚决反对核扩散和核恐怖主义。提出了实现普遍核安全的四点主张。
哲学常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重视因果联系。要统筹兼顾,主要矛盾规定了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因此既要抓两点也要抓重点。现象和本质是辩证的统一。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理性对待核安全,推动核能的可持续发展。
政治常识: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与冲突,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我国坚持在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原则,这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核心。我国作为联合国成员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热点问题和国际争端。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