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如何 设计招生宣传册 从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开始,一年一度的高招咨询会又拉开了大幕,而在高招咨询会上,一本目标高校的招生宣传册是很多家长和考生争抢的主要目标。 国内高校的招生宣传册盛行“七股文”:目录、校长致辞、学校概况、院系与专业介绍、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历年分数线。各部分体裁、内容、形式大同小异,考生多看几所高校就有些晕头转向、“不分彼此”。而美国高校的做法却有些不同,以斯坦福大学(StanfordUniversity)为例,该校的招生宣传册居然也能做到让人“过目难忘”的效果——从封面到封底,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78页的册子只做了一件事:展现独一无二的斯坦福。宣传册竟然可以克服“千校一面”?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从一首诗歌开始 和国内高校不同,斯坦福大学招生宣传册的封面上没有挂本校“招牌”——没有放本校宏伟的校门或大楼照片,甚至没有写“招生简章”、“报考指南”等字样,而是纯粹以校色为底,仅有校名字样和一句“校训”——“自由之风”,并将这阵“风”从头吹到了尾,吹拢了全部内容。 开篇伊始,斯坦福没有老老实实放一页普通的目录,而是以“自由”为题,写了一组诗歌体的抒情排比句: 自由 它在空气里:在绿褐相间的8180英亩校园所处的蔚蓝色北加州天空下。(2-13页) 它在地缘上:在高科技圣地硅谷,先锋精神与21世纪“可能性”相遇之处。(14-23页) 它在使命内:在接受我们时代看似棘手的挑战而展开的开放、无畏的探究与行动之中。(24-45页) 它在“人”间:在才华横溢、成就不凡并彼此分享理念与体验的世界之中。(46-71页) 它在箴言“自由之风吹拂”中——对无拘无束的研究、服务与探索的呼唤——作为指引原则已上百年。 它在此处——它可以成为你的“此处”。 附注的页码,使得这篇“散文诗”不仅是对主题的阐释,也实际上成为整个册子的纲领和导航,所有内容即按这四个部分进行组织。为了明确这种内容的划分与主线,斯坦福的宣传册在页脚处进行了设计:凡是左页页码旁都有“自由”二字,右页页码旁有“在空气里”、“在使命内”等各部分标题。 值得一提的是,斯坦福等名校所选的校训往往是一句读起来朴实却有深意的话,语句优美、容易记忆,内容与自由、国家、理想等大的话题相关,却又不脱离个人发展,绝不像“团结”、“勤奋”、“求实”、“进取”等词的各种排列组合那样,不容易让学生记住,却容易和其他学校雷同。 此外,斯坦福在招生宣传册中加强本校“存在感”的一个“小伎俩”是:尽可能在各处打上自己的“水印”。这包括以校色为主色调,在图片中尽可能多地出现学校的标记,如校徽、校名、缩写字母等。如果说主线是“经”,这些无处不在的学校的印记就是“纬”,交织起来,就将方方面面、丰富多彩的内容网罗在一个架构里,并不断加深阅读者对本校的印象。 以画为主惜字如金 斯坦福的招生宣传册基本上就是一本“画册”,动不动就是整页、整整一个对开页(即两页)的图片,其中绝大部分是学生的各种照片,也有学校的标志性建筑物、塑像等,还有较多的图示,包括校园示意图、地区地图、生源分布地图等。照片与地图组织得颇具趣味性、亲切感。 斯坦福的校园展示,做的不是简单一幅延展图、鸟瞰图,也不是一张花花绿绿的平面地图,而是把校园塞进了一个“泡泡”里,如同“水晶球”里的童话世界一样奇幻。册子中对校园主要建筑及其功能的介绍直接就叫“在这个泡泡里”,以指引线和文字予以标注。同时,为了让阅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泡泡”设计,图旁特别注明了:“斯坦福‘泡泡’指的是自给自足的校园,但它不是封闭的,而是向帕罗奥多、旧金山和周边地区弥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