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部分高校叫停按学科大类招生(2)
陈小璇分析,由于专业教师对学生在专业上指导不够,导致学生在重选专业的过程中,往往容易道听途说,以师长们的选择为标准、以就业为导向,对相对优势专业趋之若鹜。 更为令人担忧的是,在一些高校中,暗箱操作让专
陈小璇分析,由于专业教师对学生在专业上指导不够,导致学生在重选专业的过程中,往往容易道听途说,以师长们的选择为标准、以就业为导向,对相对优势专业趋之若鹜。
更为令人担忧的是,在一些高校中,暗箱操作让专业分流可能变为拼爹。一些财经院校负责人坦言,按大类招生以后,每到专业分流,来自各方的干扰很多,让学校感到压力特别大。
广东一所高校招生就业处处长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一些学生家长能量很大:学生入学后学习不努力,成绩却照样很优秀,能够顺利转入理想的专业。因此,这位处长从当初按学科大类招生的最早支持者变成现在最大的反对者。据介绍,暗箱操作曾在广西某高校引发过激烈矛盾。
高校如此费力,大类招生是否就能起到防止盲婚哑嫁的作用了?余晓征说,实践来看,尝试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很多学生在选择专业意向时,实际上还是看专业是否热门,甚至取决于专业的名字是否好听、时髦。真正深究专业内涵,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来选择的人,不是没有,但很少很少。
推进大类招生需办学、教学各方面配套跟进,高校应正视社会需求
南京一所实行大类招生的高校学生工作处处长表示,大类招生从人才培养的趋势上看值得推进,一些高校出现退回老路的情况,主要是教学观念、操作方式等原因引起的,这说明还需要在学科体系建设等方面有配套措施跟上。
有一些高校虽然实行了大类招生,但是在学科建设上并没有变化,学生选专业之前以上公共课为主,无法体会到平台建设及专业培养上的良好初衷,反而使得一些按专业招生的非热门专业生源更为稀少。这位处长认为,教师也应注重大类中不同专业之间的融会贯通,在课程调整、教学手段改进及学生引导上积极主动,以此来带动学生的学科大类观。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教中心主任张男星认为,按照大类进行招生,符合大学教育的本质和办学规律,也有助于提高学生主动进行大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大类招生促进了招生与培养过程的一体化,会给高校办学改革带来原始动力。就高校教师而言,在对其专业利益有所触动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其教学能力的提升,并且从学科交叉综合的角度,实现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张男星说,大类招生中存在的诸如学科冷热分化及暗箱操作等问题,只是将原来客观存在的问题放大化了,需要客观对待。
此外,教育专家还指出,按学科大类招生再细分专业时,学生以往的人际关系、成绩档案等面临重新调整,学生的专业归属感、学校的管理连续性等都将面临考验,处理不当可能引发各种问题,还需要从学生心理引导、教学管理衔接等方面做更多深入细致的工作。
围绕按学科大类招生的争议,南京财经大学校长徐从才建议,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必须由我教什么你学什么的卖方市场向你学什么我教什么的买方市场转变。按学科大类招生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本质上是社会在倒逼高校深化改革。如果高校不能顺应甚至漠视这种需求,考生和用人单位就会选择用脚投票。 徐从才说。
相关推荐:
名师点评:2012年高考二模化学试题难度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