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外省籍学生3年前有近100万 异地高考政策难出(2)
要想获得杭州户口,对他们而言,只有一个办法——买房。但现实情况是,夫妻二人一个月工资也就6000多元,除去每个月的房租、女儿的学费、生活费,所剩的根本买不起房,“没有户口只能回老家参加高考,老家的分数线
要想获得杭州户口,对他们而言,只有一个办法——买房。但现实情况是,夫妻二人一个月工资也就6000多元,除去每个月的房租、女儿的学费、生活费,所剩的根本买不起房,“没有户口只能回老家参加高考,老家的分数线高也就认了,最让人头疼的是,老家的教材跟这边不一样,习惯了这边的教育,回去之后怎么考?另外,突然转到陌生的环境去,他们怎么适应?”
跟唐师傅一样,河南人杨师傅一家对于异地高考政策也在殷切盼望中。
去年,杨师傅的儿子杨子康以优异的成绩从明珠实验学校保送到杭二中。杨师傅说,如果儿子能在杭二中读完高中在杭州参加高考,相信儿子一定能考个理想的高校。
“儿子是小学四年级时转过来的。”杨师傅说,儿子学习上特别争气,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名列前茅,“如果今年还没有政策出来,我们就要开始给孩子办转学了,让他明年读完高二回去,也好有个适应的时间。”
[现状]
3年前我省就有90多万外省籍学生
据报道,截至2009年,在浙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已经超过114万人,人数与2004年相比翻了将近一番,其中80%来自外省。
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包括省内和省外)在杭就读的数据:2004年是8.3万人;2006年数据上升到12万余名;2007年继续攀升至14.17万余名。截至2009年9月,共有17.4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杭就读,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的25.5%, 相当于4个学生中,1个以上是外地孩子。
“他们对孩子的期望不比城里的家长少。”杭州明珠教育集团是一所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学校书记洪建斌说,现在学校里的很多孩子,生在杭州长在杭州,跟城里的家长比,这些家长更迫切地想让孩子接受高等教育。
洪建斌介绍,最高峰的时候,明珠教育集团曾经有98个班级,现在,学校也有88个班,其中小学61个,中学27个。
因为高考时只能回老家参加,很多学生在初一、初二期间就不得不转回老家。
明珠教育集团教学处的余香明老师最近刚好做了一个统计:2009级初一的学生入学时有287人,到2011年毕业时转出56人;2008级初一的学生入学时有305人,到2010年毕业时转出54人;2007级初一的学生入学时有266人,到2009年毕业时共转出了62人……
“家长很希望孩子能在这里读高中,但许多高中并不喜欢接收这样的孩子尤其是外省的孩子。”一位外来务工子弟学校老师表示,一方面,相比城市里其他中学的孩子,外来务工子弟学校的学生成绩相对要弱一些。另外,这些学生迟早要回老家参加高考,哪怕高考成绩再好,也跟这里的高中没关系。有一年,为了让高中接收他们的保送生,这位老师曾经给高中校长挨个打电话说好话,求他们帮帮学校,帮帮孩子。
外省籍考生参加杭州中考责任自负
家长吴先生至今仍记得儿子参加中考时填过的那份《外省户籍考生报考杭州市区各类高中申请表》,表格告知与承诺一栏中有两条内容:
1.我已知晓:高中毕业生必须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浙江省选用的高中教材、高考方案与其他省(市)不同。如在杭州市读各类高中,将对今后回户籍所在省(市)参加高考带来不利影响。2.我自愿申请报考杭州市区(不含萧山、余杭区)各类高中(不含“3 2”、“五年一贯制”高职班)。由此对学生本人今后参加高考等产生不利影响,责任自负。
“孩子现在读高二,准备下学期就回老家。”吴先生说,中考前,他在想,也许等孩子高考时政策就变了,但等到现在依然没有消息。
“现在看,近几年肯定解决不了。”吴先生说,他也在关注相关的消息,山东的政策他也知道,但问题是山东的情况跟其他地方不一样,“山东的高考分数高是全国出名的,哪怕山东同意外省户籍学生在那里参加高考,相信也不会有很多学生愿意在那里考。”吴先生说,同样考600分,在其他地方也许能考个很好的重点大学,但在山东可能是刚过重点线。(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