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新闻 > 文章正文

小步快跑 高考改革时间表能否如期实现引热议(2)

时间:2012-03-16 16:01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就地高考的新闻是个好消息。但是山东带头放宽政策也要等到2014年,像北京、上海这样好大学多的城市,让外地学生就地高考还不知要到哪一年呢。”家有高考生的顾培娣似乎比许多专家看得更透彻。 教育部将允许“异地

  “就地高考的新闻是个好消息。但是山东带头放宽政策也要等到2014年,像北京、上海这样好大学多的城市,让外地学生就地高考还不知要到哪一年呢。”家有高考生的顾培娣似乎比许多专家看得更透彻。

  教育部将允许“异地高考”的时间表交由各地政府做决定,那些人口输入大省,尤其北京、上海等教育资源集中、外来人口压力巨大的一线城市做何选择,无疑已是关注焦点,中西部一些教育资源薄弱、高考录取分数“洼地”地区考生利益又该如何保护,国家财政如何改变教育投入体制、让人口输入地的地方财政补贴压力不致过大和带来新的不公,种种技术和制度上的障碍也依然待解。积郁已久的历史欠账和复杂的利益纠葛,就地高考众望所归,却并不意味着可能抬脚就走。

  加料还是减负:回到一个高考,还是多考几次

  更牵动许多城市重点高中学生和家长们的高考改革方案,是自主招生如何走下去。

  2月份,“华约”、“北约”、“卓越联盟”三大阵营和众多独立行动的大学挤在同一个周末展开自主招生考试。记者在几个考场上都遇到了同时赶考几所大学的学生和家长。延安中学学生关馨同时报了复旦“千分考”、“同盟”、“华约”三场考试,正常学习外还要针对性复习、奔波应考,十分疲惫。但她说,总是“多一个机会多一点希望,舍不得放弃”。等在考场外的家长说,高考拼的是分数,自主招生的优惠录取政策,动辄相差一二十分以上,当然会吸引学生去拼抢机会。“其实,还是回到没有自主招生的时候好,只通过一次高考选拔入学,省心、省力又公平。”

  各地实行高考“自主命题”原本是2000年以来的高考改革创新,起因在于考虑到各个地方的地域特点和教育落差。目前已有过半数的省份实行本省区市单独命题,不同省区市之间,不仅考卷难易程度不同,分数线高低存在巨大差异,命题范围和考试科目也各有区别。如今还要加上繁复多样、高难度的高校自主选拔考试,和许多省市已经开展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生虽然不再是“一考定终身”,但应考负担却大大加重,让“回到一个高考”的牢骚呼声渐起。全国统一高考命题、统一分数线录取,或是按照各省考生学籍人数重新分配招生指标,也成了不少家长的高考改革“新”愿望。一些省市也顺应民意,调整、减少了高考科目。比如上海,2012年高考就将取消统一高考科目设置中的“综合能力测试”,将考试时间从两天半缩减为两天。

  2012年有望出台的高考改革新方案,将试点实行部分科目“一年多考”,一些省市还提出了将综合性本科高校与高职高专招生分开考试等办法。对此,家长、教师和专家们有的赞同有的反对。赞同者认为可以撼动“一考定终身”、缓解高考压力;反对者则认为,此举不仅不会减负,可能还会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因为在当前的教育理念和就业状况下,有多少次考试,学生就会参加多少次考试。

  回到一个高考,还是多考几次?仍是一个令人纠结的问题。

  小步快跑,高考改革的时间表能否如期实现

  另一个在随机采访中广受家长认可的高考改革方案,是高考加分政策的清理“瘦身”。

  “能够享受到的只是少数人,而且实际操作中还有作弊、腐败的空间,不如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更公平。”上外附中高一学生家长于女士说。

  各省市相继出台高考加分政策,对竞赛、荣誉和特长加分项目及分值,大多做了大刀阔斧的削减。广东省将原有的23项加分项目砍掉17项,仅留6项;分值由最多20分减到本科加5分、专科加10分。北京市高考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从15项减到10项,6项地方加分也将合并、削减,降低加分分值。

  不过,也有特长生家长和中学校长对减少加分持保留态度。“有些地方高考加分项目过多过滥,缩减加分项目有利于兴趣培养的‘去功利化’,但‘一刀切’对于引导学生注重能力和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未必有利,反而会让学生一味去应试。”上海延安中学校长郭雄老师说。(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DNF外挂  DNF连发程序下载  DNF双开工具下载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