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新闻 > 文章正文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放开异地高考对广东有利

时间:2012-03-12 17:36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在两会上,从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到各级地方教育部门的掌门人,无不对异地高考(微博)改革侃侃而谈。这一议题也迅速蔓延到了民间,在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外来人口输入大省(市),该议题尤其引人关注。教育学专家储朝晖

  在两会上,从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到各级地方教育部门的掌门人,无不对异地高考(微博)改革侃侃而谈。这一议题也迅速蔓延到了民间,在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外来人口输入大省(市),该议题尤其引人关注。教育学专家储朝晖认为,异地高考改革将与高校招生自主化趋势形成一股合力。对于民间存在的争议,他判断改革方向正确,更重要的是,“这是一场机遇”。文/本报记者张强

  官方表态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我们鼓励各省市结合实际,尽快推出异地高考方案。确实存在难度的,教育部将具体协调。异地高考并不意味着完全开放,一方面要考虑城市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家长满足在当地工作等条件。十个月内公布时间表。

  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有些省份是人口输入大省,有些则是人口输出大省,情况完全不一样。如果仅仅为了考试,我觉得可以允许学生在就读地考试,然后用等值换算的方式,回户籍所在地排队录取,这可以解决考题、教材不一样的问题。

  如果国家认为条件成熟,就可以按照各个省的招生人数来分配整个招生计划,特别是本科招生。我们会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按广东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这不只是教育的问题,还涉及户籍制度和其他问题,需要中央全面协调。

  典型案例

  “粤语娃”曲线回湘留守

  网站“我们要高考”是珠三角、长三角和北京等地外来人口群体的孩子和家长根据地。广州网友胡秀娟是两个女孩的妈妈。她来自四川,她丈夫来自湖南,两口子来广州已整整20年。

  胡秀娟的两个女儿在广州出生、长大,操一口广东话,但户口却随她在四川。她们此前一直在番禺区钟村街上学,直到2009年,胡秀娟突然想到沉重的话题:以后上高中怎么办?从老乡反映情况来看,外籍人要想在广州念公立高中难度大,私立学校收费太贵,不如早点把女儿送回老家,到老家初中读书,以便参加中考在当地上高中。

  2009年,胡秀娟把两个四川户籍的女儿送回湖南娄底,这主要是考虑到湖南离广州近,且把户口从四川迁到湖南娄底难度不大。回湖南之初,满口广东话的女儿根本听不懂湖南话,这让女儿在留守少儿群体中显得很另类。

  对于异地高考改革,胡秀娟看得不重:“在哪儿高考问题不大,关键是在哪儿上学。我也不指望女儿非得考名牌大学,只要能留在我们身边一起生活就行。有钱的外地人把孩子的户口迁到广州,我们没这个能力,对孩子很愧疚。”

  不难看出,胡秀娟的想法很明确:允许异地入学是允许异地高考的前提。

  透视改革

  广东放开政策

  利于储备人才

  据统计,义务教育阶段在广东上学的外来工子女多达339万人,且以平均每年25万人递增,使得广东的异地高考改革“压力”很大。

  储朝晖建议,异地高考改革是广东经济储备人才的绝佳时机。客观上,生源质量是广东高等教育的一块短板。如今,中国正进入老龄化社会,除了重点大学,全国绝大多数普通高校都面临生源枯竭的困境。如果广东能鼓起勇气,彻底放开外籍考生在广东参加高考,将有效补充广东高校的生源,并为广东经济未来的发展储备足够的人力资源,在省际竞争中占得先机。

  争议剖析

  京沪生的“奶酪”能动吗?

  山东率先启动异地高考改革,但欢呼雀跃的声音并不多,原因很简单:山东是公认的高考“最难”的省份。

  京沪高考录取分全国最低

  广东虽是高考人数大省,但2011年62万名考生的重点录取率仅为7.79%,而在名校云集的北京,重点录取率高达24.9%,上海则高达24.18%。

  近日来,会场内外京沪两市的“本地人”反对改革“极端化”的声音此起彼伏。他们的观点主要是:两地教育资源有赖于地方财政,允许外籍孩子在京沪参加高考将分摊本地孩子的人均教育资源;两地人口与资源的矛盾紧张,容不下太多的外地孩子。(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