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超三成大一学生过年不回家(图)
漫画:杨兆恩 本周开始,大学一年级学生即将迎来他们进入高校后的第一个寒假。对于不少学生来说,这是他们从六岁踏上求学之路后,第一个完全由自己支配的寒假。对于如何度过寒假和新年,信息时报记者近日在广州大
漫画:杨兆恩
本周开始,大学一年级学生即将迎来他们进入高校后的第一个寒假。对于不少学生来说,这是他们从六岁踏上求学之路后,第一个完全由自己支配的寒假。对于如何度过寒假和新年,信息时报记者近日在广州大学城对120位大一新生展开随机调查,发现同学们回家过年的热情不算高涨。在采访中,有超过三成已经习惯校园生活并向往自由的大一学生表示,留在宿舍上网打游戏和睡觉比与亲人团聚更有吸引力。也有部分学生摆地摊卖“年货”,希望通过实践锻炼自己。信息时报记者 刘潇
学生 高档“年货”犒劳自己
虽然不回家过年,但接受记者采访的大一学生的“年货清单”却毫不含糊:名牌服饰、ipad2、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所有的产品几乎都集中在一些高档消费品上面。由于是大学第一年,所以绝大多数学生的“年货”都是父母出钱,大学生们丝毫感觉不到生活的压力。
广州大学中文系一年级学生小林(化名)在元旦前就把这学期所有的生活费全部花光,包括花3000多元买了一个ipad2,又花4000多元换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因为是第一个学期,家里已经多给了我一些钱,现在不够用也还可以再跟家里要。”小林告诉记者,大一第一学期课业很多,根本没时间打工挣零用钱。父母对他考上广州大学非常欣慰,经济上“无限”支持。现在过年他不想回家,只想买些东西好好“犒劳”一下自己。不过,在记者的提醒下,小林用新买的ipad2在网上购买了两双“39元包邮”的棉鞋寄给他的父母作为新年礼物。
发微博打游戏成主要活动
对于大一学生如何自由支配寒假时间,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主要活动是发微博和上网打游戏,而这其中包括那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和在中学时期非常自觉、非常用功的学生。
“(大一学生假期沉迷网络)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很多大学老师反映:对学习的懈怠、厌烦,是大一学生中普遍出现的问题。平时尚且如此,假期中的放任当然就更不足为奇了。“其原因一是学生高中时学习压力过大,现在想彻底放松一下;二是高中三年,备战高考,我们的学生早已习惯了‘你(老师)留我做,你布置我完成’式的被动学习模式。一旦走进大学,寒暑假不留作业,他们反而无所适从了。”家庭教育专家周诗其教授分析说,对于绝大多数大一学生而言,本身就不能自觉得针对自己的弱项学科查漏补缺,而考研、就业又为期尚远,自然也就“逍遥游”了。
而家长们则表示,大一只读了一个学期,新同学还未完全熟悉,孩子们假期会友、交际的热情不会很高。到社会上去做义工、当家教,他们既不熟悉渠道,也缺少资本。“明明就是在省内,我们不理解为什么他们宁愿每天一个人在宿舍发微博也不回家。”儿子小王在肇庆学院读大一的李阿姨告诉记者,小王同宿舍3个孩子都留在肇庆了。而小王则向记者透露,他因为不适应大学的教学方式,第一学期就有两门功课不及格,需要在学校准备补考。
摆摊积累“社会实践”经验
昨日下午,记者在大学城见到了大学生的年货摊档。摊档上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醒目横幅吸引了不少人驻足。三女一男4位大一学生招呼客人、介绍产品、收钱打包,忙得不亦乐乎。福字、灯笼、年画、对联、红包、鲜花……各类春节装饰品应有尽有,小小摊档显得喜气洋洋。
“我们都是小学、初中或高中的朋友。”档主萧晨告诉记者,她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学生,这是她第一年召集朋友摆摊卖年货。“今年我们总共8个人,准备一直卖到大年三十,之后就留在广州,不回家过年了。”摊档从早上8点开到晚上11点,8位成员轮班守档。
昨天是摊档开张的第三天。大学生们将自己的年货定位为年轻、时尚。“要和传统的区分开来,我们的货源主要来自广州本地。”广州警官学院的小黄告诉记者,因为有不少同学要买广州特产回家,他们的生意很不错,连老师都有过来帮衬的。(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