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生和家长梳理高校自主招生政策(1)
清华、人大等高校公布了明年自主招生相关政策后,一些考生和家长致电本报,表示对目前自主招生存在的形式还很模糊。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都有自主招生政策,那么二者到底有什么区别?根据相关政策规定,本报为考生
清华、人大等高校公布了明年自主招生相关政策后,一些考生和家长致电本报,表示对目前自主招生存在的形式还很模糊。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都有自主招生政策,那么二者到底有什么区别?根据相关政策规定,本报为考生和家长进行梳理。目前,高校自主招生共分3类。
第一类是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计划进行自主招生。高校通过测试确定自主招生入选考生名单。考生入选后还要参加高考,在录取时可享受一定条件的优惠。目前,约80所高校有资格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人数原则上不超过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各校举行的文化测试、面试等一般安排在春节后举行。
一般情况下,符合条件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可通过中学推荐或本人自荐的方式报名。高校通过初审、笔试、面试等考核方式确定候选人。有些院校自主招生笔试实行联考,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实行7校联考,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实行5校联考等。
第二类是复旦大学等高校在上海、浙江、江苏等个别地区实行自主选拔录取。这一形式的最大突破在于主要通过面试成绩决定录取与否。已被这类学校自主选拔录取的考生,也要参加高考。如复旦大学明年在上海、浙江和江苏实施自主选拔录取试验。申请者接受该校专家的面试。专家根据他们的综合表现、沟通能力和相关知识等给出评定。学校将依据面试成绩决定预录取名单。这些预录考生的高考成绩如果达到当地一本线及以上,将被最终录取。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