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新生各显神通战高温 有人带风扇上学
近日持续高温,不管是第一次来渝的大学新生,还是已经见识过重庆高温的外地老生,面对这样的高温天气,确实有些难受。那些从外省市来到重庆的大学新生,是否被热浪吓住了?是否让心情变坏、胃口变差,觉也睡不安稳
近日持续高温,不管是第一次来渝的大学新生,还是已经见识过重庆高温的外地老生,面对这样的高温天气,确实有些难受。那些从外省市来到重庆的大学新生,是否被热浪吓住了?是否让心情变坏、胃口变差,觉也睡不安稳?其实,应对高温也有办法。
四川新生:枕旁放毛巾,半夜来擦汗
来自四川巴中通江县的赵珍是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大一新生,1日在父亲的陪伴下坐长途汽车来到重庆,下车后的第一个感受只有一个字:热。“热得难受,我的心情也烦躁起来。”
父亲担心女儿中暑,忙给她买了两盒藿香正气液。这担心太正常不过了,“我1日离家那天,老家那边也算很热的天了,但最高气温才29℃,可重庆有近40℃。”
这几天晚上10点过,习惯早睡早起的赵珍就上床睡觉。可事与愿违,寝室里的那把吊扇怎是这高温的对手,热得赵珍和其他5位室友辗转难眠。“我总是凌晨1点多钟才迷迷糊糊地睡着。我在枕头旁放了一条毛巾,用来半夜擦汗。”赵珍每晚都被热醒十多次,每次醒来都是大汗淋漓,“早上起床,这毛巾都是湿的。”
而赵珍有位室友干脆将6张凳子拼成一张床,摆在了室内的吊扇下,但照样热得难以安睡。
睡得不好不说,连胃口也大受影响。“热得没胃口,我两天瘦了两斤。”赵珍说,自己平时每顿能吃两碗饭,还喜欢吃炒肉丝,可现在一顿饭连一碗都吃不了,啥子肉都吃不下,只想喝点菜汤。
江西新生:寝室没空调,妈妈买风扇
来自江西省南昌市的顾璇是四川美术学院游戏艺术设计系的大一新生。昨日上午10点左右,身材高挑、背着黑色双肩包的她在一片树荫下停下,一边擦着汗水,一边放下肩上的背包。一旁除了随行的妈妈和外公外,还有两个大行李箱,另外除了新买的日用品外,还有一个全新的电风扇。
前天上午,顾璇与妈妈、外公三人乘坐了23个小时的火车抵达重庆。刚下火车,一股热浪就扑面而来,一向怕热的顾璇感觉头晕脑胀。
刚下火车,三人就迫不及待地在学校附近找了家宾馆住下,随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往学校,逛了逛校园,看了看宿舍楼,但顾璇的满腔热情却被寝室的环境泼了冷水。
“4人间的寝室,只有一个吊扇,没有空调。”顾妈妈想着女儿要在重庆“火炉”里受煎熬,就赶快到附近的大型超市买了一个电风扇。
“多一个电扇,也能凉快不少。”顾妈妈说。
陕西新生:脖子搭毛巾,随时可擦汗
昨日上午7点多,韩润川跟着父亲乘坐飞机从陕西西安飞到了重庆。抵达江北机场后,韩润川的父亲在重庆的一位朋友开车把父子俩送到了位于大学城的重庆医科大学缙云校区。
韩润川的姐姐毕业于重庆交通大学,他听姐姐说过重庆的天气,但当把车门打开的那一刻,他才真正明白,火炉城不是徒有虚名。尽管从临时停车场走到检验医学院的新生报到处只要几分钟的时间,但还是让父子俩汗流浃背。
办完手续后,韩润川把袖子卷起,把整条手臂都露了出来,“能凉快一点是一点吧。”随后,他从包里拿了条毛巾,擦了擦汗后,干脆搭在了脖子上,这样擦汗方便一些。
“热死了!”韩润川说完,喝起了冰冻矿泉水。
山东老生:花钱买凉快,住进日租房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大三学生穆晓楠是山东青岛人,早已经见识过重庆的高温天气了。可是这次从老家返校,着实也让她重新认识了火炉城的威力。
穆晓楠离家时,最高气温仅28℃,晚上睡觉完全用不着空调和风扇,还必须盖条毛巾毯,否则会受凉感冒。可1日那天抵达重庆,穆晓楠就热得立马采取了两个措施来对抗高温换上超短裤;在校外租有空调的日租房避暑。
“虽然每天的租金要100多元,但我还是打算先住几天,等没那么热了再回寝室。”穆晓楠说,这两天,还有室友到她这里来躲避高温。由于过于贪凉,穆晓楠感冒了,“每天上完课汗流浃背地回到房间里,就马上把空调开到最低温。哪知道一热一冷就生病了。”(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