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令”下的博弈 复读市场姓公姓私?(2)
而学生家长则对民办学校的教学质量忧心忡忡。的确,以现有的民办中学来看,其实力与老牌重点中学不可同日而语。在采访中,一位家长毫不掩饰他对民办学校的不信任:“公办的信誉度更高,质量更有保障。而民办机构说
而学生家长则对民办学校的教学质量忧心忡忡。的确,以现有的民办中学来看,其实力与老牌重点中学不可同日而语。在采访中,一位家长毫不掩饰他对民办学校的不信任:“公办的信誉度更高,质量更有保障。而民办机构说倒闭就倒闭了,风险太大,我可不敢让孩子冒这个险。”
即使在公办学校内部也对开设复读班有着丝丝无奈。“就算公办学校不开复读班,每年也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关系和条子,找到学校,要求将复读的孩子送进来,与其偷偷摸摸地插班,不如交由市场决定。以现在的教育体系来看,要切断复读班与公办学校的关系,只能是教育主管部门不切实际的假想。”还有老师向记者透露,开复读班已成为公办学校创收的重要渠道,“以一所优质公办学校招收10个班的复读生为计算,若每个班50人,每个学生平均学费5000元的话,单纯学费收入就是250万元。这巨大的利益岂能是说放手就能放手的?”
解围
复读生不进入公办高中的评价体系
落榜复读,是考生们无奈的选择。从理论上讲,由于每年招生总额的限定,复读大军的加入确实挤占了应届生升学的机会,损害了应届生的升学权利。更重要的是,复读生的存在发酵了应试教育的泡沫,成为各级学校攀比升学政绩的催化剂。
但,即使公办学校停办复读班,复读生依然会分流到社会办学机构,复读生挤占应届生升学名额的困窘依然存在。不仅如此,复读生还面临着良莠不齐社会办学机构的收费混乱滋扰和管理不善的隐忧。所以,只要不剥夺复读生参加考试的权利,公办学校的复读禁令就有可能还是纸上文章。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认为,完全取消公立中学办复读班,私立中学的复读班就会如雨后春笋般的成长起来。“复读费用会大幅度的提高,那样是否就公平了?公办中学明着不办暗着办,公办中学的复读班实际上就取消不了。”问题关键在于,复读生不应进入公办高中的评价体系,也就是说复读生的高考成绩不算入学校的升学率,此外,复读生单独报名,不参加公办中学的报名。
中矗律师事务所的刘良欢律师还提到,高考复读在很多国家都是允许的,中国法律也没有禁止。在此情势下,禁止公办高中招收复读生也存在着法治和情理上的存疑空间。如果复读生提诉讼,禁止复读的行政命令往往遭遇无法可依的尴尬。而且,教育主管部门的各类通知、禁令和文件在现实中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能够得到各级公办学校的认真落实也是未知数。(江西日报 实习生杨佩匡野金兰)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